好书,专业书读一遍就够了吗?这或许是我们平时阅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它的根源其实就在于,你的吸收能力如何?你是否有合适的手段帮你进行吸收。
我们要产出,产出就意味着要回顾内容,凭借脑子里遗留的信息,是不大可能写出深刻的文章的。
因此,我们要学会留下痕迹,这个痕迹在 Kindle 中的体现便是是标注+笔记+生词本的组合了。
通过 Kindle Mate 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进行二次整理,并将有效信息进行输出,结合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OneNote、为知笔记这类整合信息的云笔记(本篇文章以印象笔记为例)即可对信息进行最大化吸收,以加深我们对这本书的理解。
数字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流于只输入不输出的境地,导致吸收效果不佳。
我们只有重视对阅读过程中的笔记与生词的不断回顾,才能把我们的记忆系统加以强化、知识得以整理。
“你需要有一个输入设备”
目前主流的输入设备是 Amazon 的 Kindle 及其移动端软件( iOS、Android、iPad ),因此能装该应用的手机、平板皆属此类。
有的人会认为手机和 Kindle 根本没啥差别,并且觉得手机看书还挺方便的。
而实际上它们相差甚远,我在这简单区分一下: Kindle 系阅读产品皆拥有护眼的电子墨水屏( E-ink ),适合阅读的沉浸式环境、适合多场景的背光调节(除了低端的 New Kindle 外)以及单手握持的快感。
“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留下痕迹”
很多人读书一味求快,而没有真正吸收内容进去,没有复盘的阅读很容易被遗忘。
我们要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留下痕迹,拿 Kindle 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做标注、做笔记还有生词本的形式来留下痕迹,为后续筛选整理作素材准备。
“阅读后的内容筛选”
作为 Kindle 的内容处理中心,Kindle Mate与Clippings.io可谓是各显神通,但是在后期的筛选这块则非 Kindle Mate 莫属了,尤其在最近更新的1.36版本中,Kindle Mate 更是加入了书籍内容分级及导出的功能,简直要逆天了。毫不客气地说,Kindle Mate 可谓是目前 Kindle 的最佳内容筛选中心,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技巧:
知识点:阅读对于重要知识点、备忘内容进行标记,在PC端或移动端进行反复回顾学习;
疑难与待查阅:阅读时对于疑问点、勘误、待查阅展开的信息在 Kindle上进行标注,并添加快速笔记,笔记标签可以结合自己的习惯,例如“??”(双问号);
待办与后续处理:阅读时如果遇到一本书、一部电影、音乐,希望自己接下来放到自己的todo list,标注该信息并添加笔记“todo”。
通过 Kindle Mate 同步后,并可以回顾自己的标注笔记,通过索“todo”或“??”快速获取自己的待办与学习扩展点。
“写作时的内容应用”
把经过 Kindle Mate 筛选后的信息进行导出后,便可逐一地保存到我们的印象笔记中去。通过Tag与层级化的笔记本来管理我们的信息,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在我们日常写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让我们引用内容的场景,比如我在写摄影相关的产出的时候,就会在印象笔记里输入摄影,然后就会弹出我之前做过笔记的《论摄影》、《听大师谈摄影》等书的书摘,便可以轻松应用。
经过再整理后形成的对所读内容的系统认知,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职场乃至家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可以长此以往地将这些信息汇总起来,我们将收获我们一生皆可受用的知识财富。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在数字阅读中找到自我,收获快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