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有人,看透诗背
听杜甫的诗《羌村》(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歔。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歔。”邻人或许听到杜家不同平时的动静,或许从杜家墙外经过,听到杜家的动静,从墙头向里看,发现竟然是杜甫回家了。在这个战乱流离的社会,飘荡在外,死于非命是常态,能生还纯属偶然意外。现在杜甫能安然归来,妻子感到意外,邻人也会感到意外。想到孤苦无助的杜夫人,拉扯着儿女艰难度日,朝不保夕,现在,杜甫终于回来了,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回来了,他是男主人,是这个家庭的天,怎能不由衷地为杜夫人感到高兴。在高兴之余,也会想到自己在外的亲人,毕竟,这是一个连中男(《新安吏》、老妪(《石壕吏》)都要被带走服役的战火连天的时期,烽火何止三月?哪个平民家庭没有在外的征人,哪个平民家庭能合家团圆?在这音信阻隔,“家书抵万金”之时,看到杜甫归来,怎能不勾起自己对亲人的牵挂?怎能不“感叹亦欷歔”?
听着老师入情入境的讲解,不由叹服。感觉有好多内容,自己在读诗的时候根本没有品味出来。仔细想想,解读文章,感受文字,仅仅依靠鉴赏能力、艺术技巧吗?
最重要的还应该是眼中有人吧?
设身处地想想在那个战火纷纷的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想想作为官二代的杜甫,在战火中的颠沛流离,能够感受到杜甫的忧患,才能读出杜诗中的喜与忧。能够推己及人,才能想到邻人的由人及己。眼中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是具体的人,是立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设身处地地进入他们的生活境遇,感同身受地感受他们的情感世界,看到鲜活的生命,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惊有惧.....
.看到人,才能看到文章的精彩。
技巧,也许是外在的。
眼中有人,才能心中有诗吧?
同样,我们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感知力,核心也应该是培养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