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故事”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故事,校园是人流汇聚的地方,自然会产生很多的故事。
但是,尽管校园里人来人往,如果没有去观察、发现,有意识的了解,很多故事就会在默默里流逝,成为从不曾发生的过往——故事,需要记录,也需要去追问,才能成其为“故”“事”。
之所以对故事感兴趣,是因为我发现,故事里不仅有情感,有人性,还有智慧,更能带来很多奇思妙想,每一个班级,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管理者在教育生活中相互交织,都会自然生发出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很小,忽然收到一张没有落款的祝福卡片;发现老师感冒了,一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了药品送给了老师;课堂上老师表扬了一个孩子,然后孩子回家向家人传递了这份喜悦,故事的结局是一家人的这个晚餐充满了欢欣……故事也可能拉得很长,老师对学科教学有一份自己的主张,对班级活动有一种长期的规划,对研究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故事或许充满挑战,管理者创意推进一个活动,迎接一次项目的检查,组织一次教学研究沙龙……
当我们每个人都疲于各自的工作,心里就只有了自己,就无法看见身边那些忙碌的身影背后,他们经历了什么,担待了什么;他们渴望希望,逃避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生活在校园里的每一个人,不论是学生,老师还是管理者,都是不断成长中的人,而且,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特质和能力,这校园里的每一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校园生活中重要的一份子,需要彼此的关联,并从他人身上获得新的东西。
如何让关联成为可能?
从个体来说,珍惜每一个当下,记录自己的校园故事;
从教师来说,打开五官去观察,发现身边的教育故事;
从管理者来说,用心灵去走进,挖掘宝贵的动人故事。
一个正向的故事可以带来积极的情绪,带来希望、归属感、幸福感,也会提高抗挫折的能力,让人变得更乐观,更有勇气面对需要面对困难;一个负面的故事也可以以正向的思维分析、判断,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启发、教益,为未来的工作总结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在充满师爱、充满正气的校园,故事胜过规则,胜过说教,胜过推优评先。
故事,有天然的感召力。
每每聆听老师们讲故事,自己的故事,同事的故事,那些教育生活中的一地鸡毛: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面对繁复琐碎的管理,面对教育教学的要求,用爱、用情、用心于教育,次次听得荡气回肠。很多老师说,让自己不惧艰难,坚持做一名普通老师的,就是身边这些伸手可及的可敬可佩的有故事的老师们。
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学校管理,拥有什么样的工作氛围,享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呢,校园的故事、故事的校园会给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