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君子:《论语》务实(《先进》篇第十一)

《先进》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孔子说:“先进师门的弟子学习礼乐,像是质朴的野人。后进师门的弟子,从礼乐方面讲,更像是君子。如果在社会事务中使用,我还是愿意从先进师门的一批弟子。”

孔子五十岁前主张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推行其思想主张,晚年则更偏重于教书育人,所以早年弟子多注重实用,对礼制的精细研读相较于后来弟子可能更加粗陋,但是后来弟子虽然礼乐制度的学习更加精美,但可能脱离实践。孔子认识到这个问题,认为如果实用的话,他还是认为早年弟子更加强。

孔子晚年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弟子的研究方向和学习效果。领导者内心的战略侧重,即使只是停留在意识没有外在表达,自然也会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走势。

11.2 子曰:“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说:“跟随我经历陈国蔡国困境的弟子,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弟子当中,德行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善于言辞的:宰我和子贡。善于处理政事的:冉有和季路。精通礼乐制度的:子游和子夏。

孔子晚年回想起当年在陈国蔡国断粮七天的艰苦,以及当时追随在身边的弟子现在死的死散的散,其悲凉感慨让人动容。怀旧和念旧是“仁”质朴的流露。

这些弟子大多学有所成,而各有专长。可以看出德行、言辞、政事和礼仪制度是孔子教学体系中最终要的内容。从学习利益制度开始,在到学习政务处理,在到外交辞令,在到德行的提升。但德行虽作为一科,但不应当是割裂的。

11.3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孔子说:“颜回啊,不是对我很有帮助的人啊,他对我所说的没有不感到喜悦的。”

教学相长,一个原因在于学生的发问促进老师的思考,但是颜回对孔子的言说心领神会,不再发问,而且深感喜悦。所以从发问的角度,对孔子帮助不大,但是孔子此处所说表达的对颜回的喜爱。

11.4 子曰:“ 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啊!他父母兄弟对他的评价别人没有不认同的。”

闵子骞的孝行被计入了“二十四孝”的“单衣顺母”。他的厚朴仁心确实值得传送。

11.5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每日多背诵“三复白圭”这首诗,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难容每天多次背诵“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白玉之圭有了瑕疵,尚可以琢磨干净;开口说的话出了毛病,要想挽回就不行了。)这首诗警示要言行谨慎。南容每日多次诵读此诗,说明对这句诗颇有感应,其人也应当是及其谨慎自律的。身逢乱世,谨言慎行可以免除祸患,所以把侄女嫁给了他。

11.6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弟子中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好学的了。”

与前文鲁哀公问的问题一样,孔子的回答也类似只是更简略。有说是因为鲁哀公是国君,季康子是大臣。

我们今日感慨的是孔子时代的虽然礼崩乐坏,但是从国君到大臣关心的问题是“好学”!

今日领导应自问或者经常问员工,最近学习了什么,读了哪些书,你的团队中谁最好学……如此组织中的学习氛围可能会更加浓厚,亦可作为甄选人才而一个方面。

11.7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回死了,他的父亲请孔子卖掉车子为颜回置办椁。孔子说:“无论有没有才华,都是自己的儿子。当年我儿鲤死时,也是有棺无椁。我也没有卖了车为他置办椁啊。因为我曾做过士大夫,不能徒步出门啊。”

礼制具有原则性,孔子不会因为个人情感而违背原则性。

孔子的行为看似刻板不近人情,但我们的启发是:对于财富的处置,不是看有没有,而是看应不应该。

11.8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死了,孔子说:“噫!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

上则讲原则性似乎不近人情,而本则孔子真是表达对颜回之死的痛惜。

11.9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彻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回死了,孔子痛苦哀伤得过分。跟随的人说:“先生你哀伤过度了。”孔子说:“有哀伤过分吗?不为这样的人哀伤过分,还为谁呢?”

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打击非常大,他甚至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了。

11.10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颜回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打算厚葬他。孔子说:“不可!”学生们还是厚葬颜回。孔子说:“颜回啊,你是我犹如父亲,我却不能把你当做儿子。不是我的主意啊,是那几个学生的意思啊。”

孔子个人对颜回之死肆意恸哭,这是个人情感。但是对于颜回的丧葬方式却坚持“薄礼”,反对厚葬,因为这是礼制问题。孔子展示给我们的就是社会关系和个人的情感的明确处理方式。可以自由表达个人情感,但是涉及到社会关系,应当遵循礼制规范。

难就难在后者与个人情感冲突时,普通人屈就于情感而违背社会规范。孔子给我们做了表率。

11.11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路向孔子问侍奉鬼神的事情。孔子说:“不能侍奉活人,怎么能侍奉鬼神呢?”子路又问:“我斗胆问关于死的事情。”孔子说:“都不知道怎么活,怎么会知道死呢?”

生死鬼神有无难以明确其有无,这种讨论绵延至今,依然莫衷一是。孔子采用实用主义的理性态度,即对生死和鬼神的事情,存而不论,敬而远之。将精力投入到今生今世如何活的问题。所以影响了中国人对现世的重视,而相对忽视了关于“彼岸”或来世的追求。

对于生死、宗教和伦理等问题,有多种选择,且无统一答案,这种争论对于思辨和求知是有意义的,但是一味争论可能会阻碍现实中工作的推进。当年关于主义和路线的争论就是如此,所谓“白猫黑猫论”其实就是对难以明确的路线和思想问题暂时搁置的实用理性方法。

11.12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陪侍在孔子身旁,闵子骞恭敬正直。子路刚强勇敢。冉有和子贡轻松快乐。孔很快乐。但却说:“子路啊,我担心他会有横死之灾啊!”

看到身旁弟子虽个性特点不同,但是都追随自己学习,颇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根据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孔子与弟子的生生关系实在令人羡慕啊。

11.13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闵子骞说:“照老样子下去,会怎么样呢?何必改建呢?”孔子说:“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点子上。”

据考证此处“鲁人”是指鲁国国君,闵子骞表达对政治时局的看法,并有委婉劝谏的意思。孔子赞同闵子骞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11.14 子曰:“由之瑟,奚为於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孔子说:“子路在鼓瑟啊,怎么会在我的门里呢?”门人听了对子路不是很尊敬。孔子说:“子路他已经‘登堂’了,只是还未‘入室’罢了。”

子路性格刚毅,鼓瑟声中也有杀伐之气,孔子听出来了,并不很喜欢,也想告诫子路。孔子的音乐修养太高了,能够听出演奏者的内心特质。

同样看出孔子对学问的进步的次第,子路可以从政,已登堂,但在礼乐上还有欠缺,未入室。礼乐是最终学成的标志。

正如当今社会艺术素养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反应。

11.15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子张和子夏谁更贤明?”孔子说:“子张才高意广,但有些过了,子夏谨小慎微,又有些不够。”子贡说:“那么是不是子张更胜一筹?”孔子说:“过犹不及。”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都是强调成事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往往越是难以量化的事物,越是具有两面性的事物,越需要警惕度,防止不及更要防止过火,例如人性格的塑造,公司制度宽严粗细等。

11.16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氏比周公还要富了,而冉有还帮他聚敛财物使之更富。孔子说:“这不是我的徒弟啊!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反对他。”

季氏的财富并非来自正常经营和节俭,而是通过增加赋税的方式搜刮的民脂民膏,这和孔子藏富于民、轻徭薄赋的思想冲突,违背其仁爱之心,所以一向宽厚的孔子才号召大家旗帜鲜明地反对冉有帮助季氏。

11.17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yàn]”

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说了学生的优点,此处也说了学生的缺点。都和个性有关,孔子看人和教育注重个性特点。

11.18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孔子说:“颜回啊,差不多接近道了,但经常处于穷困中。子贡没有公家的指令却私自经商,预测货物价格经常预测正确。”

孔子日常谈论其弟子,反应是他自己的价值观,他并不反对经商,甚至赞赏子贡不接受命运安排去经商的冒险精神。“不受命”就是不接受命运的安排,无论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按照自己的理性去做事。

11.19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张问什么是善人。孔子说:“善人不跟从别人的脚步走,但也难以登堂入室。”

善人是天性善良,有优良品质的人。善人听从内心,不随大流,所以可以“不践迹”。但是只有天性的美好,却没有后天的学习,则很难进一步提高,所以难以“登堂入室”。再次强调后天学的重要性。质美有限,而学问无穷!

11.20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孔子说“被认为忠厚老实的人,一定是君子吗?还是装出来的?”

不可以言论简单判断一个人的德行,古已有之。

11.21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健在,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一人干两人的事,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不仅仅是因人施教,更是将道理运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中庸之道,防止“过”和“不及”。

11.22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被围困在匡这个地方,颜回失散落在后面。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颜回说:“先生还在,颜回怎么敢死呢?”

因为重任在肩所以不敢死,因为父母老师在,不敢先死,这不是漂亮话,而是真挚的情感。所谓“慷慨赴死易”,有更大的超过个体生命的责任,有比死更难的事情,所以不能轻身赴斗。

11.23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李子然问:“仲由、冉求可以称作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要问别的事情,哪知你问仲由和冉求的事啊!所谓大臣,就是用仁义之道对待君主,如果这样做行不通,就辞职不干。至于仲由和冉求他们可以说仅仅具备了大臣的基本条件。”又问:“那么他们是顺从的人吗?”孔子说:“弑杀父君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听从的。”

结合前文5.8和3.6一起参照,孔子不满意这两个学生在季氏家族做事,所以季氏来问,有些惊讶,但通过对“大臣”的定义表达了内心仁义之道的, 也暗讽了季氏,以及对自己学生坚守底线的信心。

11.24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人命子羔为费的长官。孔子说:“这样是害了人家的孩子。”子路说:“那里有人民,有社稷,管理政事和祭祀也是学习,何必读书才算是有学问呢?”孔子说:“所以我讨厌强词狡辩的人。”

当时子羔年少,还是别人家的孩子(夫人之子),学业未成就去从政,可能不是好事。子路随口一说从政也是学习,学习不一定非要读书。孔子认为这是在言语上强词夺理的狡辩。

为官虽然可以从基层做起边做边学,但是最好还是有相当的学识修养后方可从之。

11.2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在孔子身边。孔子说:“我比你们大几岁,不要在乎我的存在。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了你们的才能,你们会怎么做呢?”
子路抢先回答:“有一千辆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有武力入侵,又加上饥荒,即使这样的条件下,我去治理,经过三年,可以是人民勇敢,且知道规矩。”孔子微微笑了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方圆六七十或五六十的小国,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可以是人民富足,至于推行礼乐,还是等君子来吧。”
“公西赤,你呢?”公西华回答:“不是说我能胜任,只是我愿意学。举办宗庙祭祀活动,接待外宾,身着礼服,我愿意做一个小的傧相司仪。”
“曾点,你呢?”曾点一直在轻声鼓瑟,此时铿然一声停下,离开琴说:“我不同于他们三个讲的。”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大家说说各自志向而已。”曾点说:“暮春时节,春装做好了,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游览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归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啊!”
三个学生出去了,曾点最后,他问孔子:“他们三个人说的怎么样啊?”孔子说:“各自说说每个人的志向而已。”曾点说:“老师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按照礼制治理国家,它言语不够谦逊,所以笑他。”“冉求的志向不是治理国家吗?”“怎么能说方圆六七十或五六十的地方不是国家呢?”“公西赤的志向不是治理国家吗?”“祭祀和外交活动,不是国家的事情吗?他说只做一个小司仪,谁还能做一个大司仪呢?”

子路志向是治理国家富国强兵,雄心勃勃;冉求的志向是使人民富足安康,谦逊地表示礼乐兴盛还需要其他君子;公西华的志向是成为国家大事的司仪,也谦虚地说只想成为一个小司仪。这三个人都是学而优则仕的典型,只不过具体的职能不同而已。孔子也认为他们有这样的才能,只是子路有点张狂,冉求和公西华略显保守。

但是孔子赞赏的确实曾点的志向。很难说增点的志向是什么?因为我们通常把志向与某种职业和某件事情挂钩,而曾点描述的是一番景象。为何孔子唯独对这番情景情有独钟呢?

一说曾点为孔门的“狂士”不追求功名有出世之心,此处正表达了他的洒脱,孔子推行大道不顺,也会有“乘桴浮于海上”的想法,此时正中孔子内心敏感的一面,所以孔子赞同。

一说曾点追求是和天地合一,体验天理之道,象征民生和顺,颇有尧舜气象,可以说是孔子的理想世界的一个缩影,顾孔子赞赏。

或者说曾点的人生理想是讲理性和感性结合一处,用艺术化、审美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真”和“善”的结合点在“美”,曾点的描绘颇有些行为艺术的感受,曾点的心胸气象是超越前三位同学的,所以孔子赞赏。

人生事业追求到一定程度,必然转向对超越性和审美的追求,这也是企业家、公司和组织的发展水平的体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5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43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3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76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先进篇,主要是孔子对其弟子的评价,而从这些评价中,同样可以看到孔子的思想。 《论语》分上下编,上...
    伊敏菡阅读 1,351评论 0 0
  • 论语正音及白话(先进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白话解释】 ...
    荷荷花阅读 2,359评论 0 3
  • 原文: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爱读书的无业游民阅读 326评论 0 3
  • 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
    共剪西窗烛阅读 1,097评论 0 0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4,540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