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理财的第一步是存钱,那存钱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把每个月的收入按固定比率存到银行就万事大吉了?或者存够一笔大数额然后全部取出来买一个iphone或者买一辆车之后又回到赤条条的状态?
以上都不是理财所倡导的观念。
那存钱是为了什么?我们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存钱,首先第一笔应该存的是应急基金。这笔基金的数额是自己3-6个月的生活费。也就是说,可以保证自己在3-6个月因突发情况没有生活来源,仍然能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
像我在刚进入职场的时候,特别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成天想着我要换一个行业,我想去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如果辞掉现在的工作,立即就没有生活来源了,所以永远也跨不出辞职那一步。即使到了现在,也有很多人正在做的工作并不是真心喜欢而想要转换跑道的,但是因为工资是唯一的生活来源,转换跑道代价太高,所以就得过且过的继续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且现在大部分的工作都不再是金饭碗铁饭碗,没有什么是可以一直工作到老的,为了变数而提前准备一笔应急基金,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笔需要存的钱,家庭保障。不论是在微博、朋友圈或周遭的谈话中,我们时不时就会听到谁生了重病花掉家里所有存款、卖房卖车筹措医疗款项等等的事例。生重病这个事情,不得不说,周遭的案例越来越多,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和自己的至亲今后不会得重病,而因为生重病一下拖垮整个家庭经济的例子也数不胜数。其实这一部分风险是可以转嫁的,那就是保险。保险不能规避掉风险,不可能因为买了保险就不得重病,但至少保证治得起重病,想用进口药就用,可以避免掉人财两失的境地。至于应该买哪个险种?应该买消费型还是返还型?应该给家里哪位成员优先买保险?以后会再详细谈这些问题。
第三笔,用于投资的钱。不知道有多少人清楚通货膨胀率的概念以及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的概念,简单的说(毕竟我也不知道怎么专业的说,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好),就是如果新增印刷的钱的数量高于GDP的增量,我们的钱会越来越不值钱。为什么呢?举个栗子。假设现在世界上一共10个苹果,一共100块人民币,那每个苹果的价值对应就是10元钱。第二年,苹果产量增加到20个,而国家新增印发货币900元,那苹果的总量就是20个,货币的总量就是1000元,每个苹果的价值对应就是50元,钱的贬值就产生了。这个例子中的苹果产量增长就类似于GDP增长,发行货币的增长就类似于M2增长(M2学名叫广义货币,简单理解就是整个社会上钱的总数)。从例子中可以看出来,如果M2增速远远大于GDP增速,那就大事不好了,我们的钱就不值钱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通货膨胀率是2%,觉得还好是不是,2016存在银行的10万元,2017值9万8千多,损失1000多元,还能接受是不是?可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不包含房子价格的,为什么呢?不知道!可能因为我们都不用住房子吧,我们都是睡大马路的……
国内几个良心经济学家的计算结果,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大概在13%左右,也就是物价每6年翻一番,是不是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比较贴近?13%什么概念呢,就是2016存在银行的10万,2017只值9万1,9000多自动蒸发了。
所以,我们最少最少,要跑赢通胀。我们存的第三笔钱,就是要用于投资而获得高于13%的收益。要让我们的钱,永远值钱甚至更值钱,从而获得财富自由。
总有人会说,那这样不是20年以后才能有钱?是的,也许是20年以后,不过不理财的人,20年以后依然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