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篇,讲了谋战,主导思想慎战。
五事:道,天,地,将,法。
政治、天时、地利、将帅、法制。所谓政治,指的是国君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方针,要充分动员广大民众,使其理解并支持君主的决策。这样可以使人民甘愿与君主同生共死,而不畏惧任何困苦。所谓天时,指用兵时的昼夜晴雨、严寒酷暑、春夏秋冬等气候情况;所谓地利,就是指作战时距离的远近、地势的险阻平坦、地域的宽窄、死地与生地的利用;所谓将帅,就是要考察将领在智谋、威信、仁慈、勇敢、严明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所谓法制,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领的管理、军需的供应、军令法规、武器供应等方面的情况。凡属于以上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
七计:
敌我双方哪一方的君主能够做到君民一心?哪一方的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纪更严明?哪一方的兵力更强大?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更有素?哪一方的军队管理更好、赏罚分明?我根据以上七个方面的情况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
总体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成功的关键在于事先的谋划分析,能够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这就是孙子所说的“计”。
用兵必须掌握的基本法则,即“因利而制权”和行“诡道”。就是权变。
作战篇:
用兵打仗重要的是速战速决,而不要旷日持久地作战。提出了著名的“速战论”思想(“兵贵胜,不贵久”),力求在敌国就地解决给养(“因粮于敌”)的战略原则和以战养战(“胜敌而益强”)的具体方法。
懂得用兵之道的将帅,是人们生死的掌握者,是关系国家安危的最重要的角色。
谋攻篇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重点是要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必须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的高度决定了你的做人,谋事的格局,因此需要不断的提升个人的思想品德,管理技巧,专业素质。
形篇
现在的“形”所限定的范畴是运动的物质及其所获得的能量和效应。
“自保”是前提,“全胜”是目的。真正善于用兵的将帅,必然注意“自保”,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很好地把握时机,“不失敌之败”,而求得“全胜”。
善战者应善于“因利而制权”, “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败也”。
一个出色的将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修道而保法”,即“修明政治,严明法度”。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无论攻方还是守方,在行动之前都要暗暗部署,不被对方察觉,这样敌在明我在暗,情势才能在我方的掌控之中,最终得以“自保而全胜”。
势篇
物质之“形”是客观存在,运动之“势”则可以主观造就,有了军事实力之“形”,还需有善于造势、用势的出色指挥官,否则,优势实力便不能化为必然胜利之“势”。
战争的结果是将帅们战术原则的运用和必胜态势造成的。
首先,用兵作战时,将帅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军队的实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就必须掌握好四个环节:“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分数”就是部队的组织编制,这是治理全军、统率兵众的关键,如果编制有序,组织严密,部队的管理就能轻松自如。“形名”就是部队通风报信的能力:目之可见为形,此处指用于联络的旌旗;耳之所听为名,此处指传达进退命令的金鼓号角。指挥者的意图能否顺利传达、部队能否及时调度,靠的就是“形名”,这直接关系着战局的进行和胜败,所以居次位。“奇正”是用兵的战术及其变化。正面迎敌为正,侧面袭击为奇;明攻为正,偷袭为奇;按常规作战为正,采用特殊战术为奇。“奇正”战术的正确使用和灵活变化,是军队遭到敌人攻击而不被打败的成功诀窍。最后是“虚实”,就是指行军作战要善于避实击虚,造成以实击虚、以石击卵的绝对优势,这正传承了《形篇》中讲到的“胜于易者”“胜已败者也”。
总体来说,想要取胜,就要有严密的组织体系、畅通的指挥通讯系统、奇正结合灵活机动的战术和正确选定的主攻方向,四者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和逻辑顺序,必须紧密配合,才能把胜利由可能变成现实。
我们可将完善自我称为“正”,而将诡道诱敌叫做“奇”。奇正相生,“正”是母亲而“奇”为子息。
“择人而任势”便是必然的逻辑终点。孙子明白地表示,人的因素是第一,将帅起决定作用。
虚实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虚实不仅指兵力的强弱,还包括主动与被动、有备与无备、整治与混乱、勇敢与怯懦、饱逸与饥疲等方面的因素。孙子科学地提出了“避实击虚”“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其所不守”的战术原则。“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出奇制胜,是孙子军事思想的精华。
作战中,关键所在是避实就虚,以实击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守,最后克敌制胜。因此,虚实原则,便是用兵的根本原则之一,是保证战争胜利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