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卡片知识点来自于公号L先生说的一篇题目叫《做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的文章,整篇文章主要是分三方面内容来进行阐述。
首先作者提出了好生活不是什么。作者认为,机器不吸引人是因为机器缺乏意义感,所以好的生活不是与外部世界失去连接的生活,而是与真实事件发生连接的生活。
其次作者针对什么样的叫做真实的世界,他提出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世界的联系,以及人与自己的联系。
文章的主体部分,L先生提出了如何和真实的世界发生联系,他指出用意义来提供目标,用快乐来减少阻力,用成就感来提供动力,以自主性来提供开关,最后与环境实现和谐与平和的相处。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都说讲一个好故事很重要,尤其是当我们需要说服和影响别人的时候,仅仅有逻辑是不够的。但是没有这么多的好故事这么办呢?这个时候可以借助故事这个工具,好故事容易打动人心。四六模型就是其中一种。
“四”是四面题材,包括自豪的,失意的故事,良师益友的故事,书影时事,“六”是故事讲述方向:我是谁,我为何在此,我的启发,我的愿景,我的心声,我的/我所推崇的价值观等。
因此,自建故事模型,具体可以分3个步骤:
1、加工。加工生活经历当中的各种乐事,糗事。
亲身经历的故事容易打动人心,同时记录故事的过程也是观察生活的过程:分享自豪的事可以传递自己的价值观,打造影响力,分享失意的事可以,可以拉近和听故事人的距离…
2、搜集。通过阅读,看电影和身边的人交流等方式获得故事原型。
一个人的经历有限,而书籍和影视作品提供了很好的体验素材,无法身临其境,却可以感同身受;和有故事的人聊聊天,也有一样的效果。
3、再加工。将所思所想和个人经历或者是搜索的素材进行再加工,从而获得新的故事素材,此时此刻的故事就是属于自己独特的故事啦。
在本周日前,在往素材库填充2-3个故事素材,完成“自己的经历故事素材”的框架梳理和“书籍素材积累”的框架梳理,前者以公号文的形式输出,后者以读书PPT的形式输出,并在印象笔记“故事素材”部分嵌入超链接。
❤️1、完善素材库的框架。
重新整理印象笔记,完善素材库的搭建,借鉴了老师的四六模型,在故事下面分别设置了如下标签:
❤️ 2、积累素材,放入印象笔记,同时建立子标签。
step1:本周日前,完成三件事:阅读1本书,观看1部电影,记录1件身边小事。
step2:用自己的话描述成一个故事,例如以“这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我有什么看法”的格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step3:按照“时间,来源,关键词,启发”的模式给文章分别打上子标签,方便下次调取。
❤️3、分享故事。
把先前的一句话记录,梳理成有观点,结构清晰,故事生动的文章,发布到公号中;把书籍阅读中获得的素材,做成ppt心得,分享到读书群。
❤️4、印象笔记备份成果。
把对读书的解读成果,在印象笔记中做成超级链接,方便下次调取。同样打好标签。
写在后面:
正如许荣哲老师所说:
只要我们顺着内心内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其实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古典老师也说过:
总有一天,你的生命会想电影一样,在你的眼前一闪而过,请确定它值得一看。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来写一写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