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人们为了增加食品的风味、改善色泽,以及延长货架期等,采用了多种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但任何事情都会遵循着经济学中 “机会成本" 的原理,负面的影响也同时显现出来:在某些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危害人类健康的物质,比如经常在食品中添加的 “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塑化剂!大写的危害!
塑化剂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其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
对成年人:会危害其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
对婴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致癌? 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
塑化剂 (Plasticizer,Phthalate)到底是什么呢?
专业解释:"塑化剂"(增塑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也是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PAEs phthalates)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商业名称DOP)。DEHP化学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工业上应用广泛。
通俗解释:"塑化剂" 是生产塑料制品时,加入到塑料原料中的一种物质,它的作用是改善塑料的性能,使其可塑性、韧性等更好 。
塑化剂存在于哪?
那最常见的就属家里使用的保鲜膜,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一种是无塑化剂添加的PE(聚乙烯)材料,但其黏性较差;另一种是大量使用塑化剂的PVC(聚氯乙烯)保鲜膜,这种保鲜膜被广泛使用,因为PVC(聚氯乙烯)材质的保鲜膜柔软且黏性好,非常适合生鲜食品的包装。
另一个广泛存有塑化剂的产品是PVC制造的儿童玩具,欧盟已经明定塑料玩具中塑化剂的含量需0.1%以下。另外,女性常用的香水、指甲油等,则大部分以邻苯二甲酸酯类作为定香剂,以保持香料气味,或使指甲油薄膜更光滑。
那么什么是PVC & PE呢?
聚乙烯(polyethylene ,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C),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PVC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C以上或经长时间暴晒,就会分解产生氯化氢(即盐酸,吸入后即刻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出现呛咳、流泪、咳嗽、胸闷、呼吸加快)。
看了以上介绍,你是有了否对塑化剂有了基本的了解呢?其实,这只是刚刚开始,不要以为不用塑料制品就会远离塑化剂。食品中依然存在!
其实,国家早就对于塑化剂在食品及饮用品的残留量有明确规定,但是很多食品公司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出厂前也没有到正规的检验机构做检测。这也并不奇怪,因为,生产工艺不涉及塑料制品,产品的原料来源也有合格的检验证明,但是,关键问题就出在这,这整个工艺都不涉及塑料,那么还担心啥?包装!是的,包装如果是PVC,那么肯定不和标准,或者包装的温度不能高于塑化剂的析出温度,如果是PE制品的包装呢,或许会与产品的油脂融合,而后会有析出塑化剂的风险,因此,也同样的要做相关的检测,以保证产品不会出现塑化剂。
国家对于食品中塑化剂残留的标准(GB标准)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特定迁移量或残留量,不得接触油脂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已脂)(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卫生部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如何尽量避免摄入塑化剂
人们与塑化剂接触最多的情况是经由食物的摄取,因此,我们可以修正生活习惯来降低塑化剂的吸收。
(1)在选择食品容器时,应当避免使用塑料材质,而以高质量的不锈钢、玻璃、陶瓷器为主。
(2)尽量避免食物与塑料容器的长时间接触或浸泡,降低塑化剂溶出的机会。
(3)保存食品经常会使用到的保鲜膜,宜选择完全不添加塑化剂的PE、PVDC材质,并避免高温加热。必需加热有保鲜膜之食材时,则可在保鲜膜上戳数个小洞,让气体可以释出,在包覆时也要避免直接接触到食物。
此篇文章属作者个人经验,且部分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互动百科。如有异议,欢迎私信探讨,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