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帕金森病的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症状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
静止性震颤:这常常是本病的首发症状,多数患者自一侧上肢远端开始,表现为规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对掌运动,像搓丸样动作,其频率为 4 - 6 赫兹,幅度不定,以粗大震颤为多见。当肢体处于安静或静止时震颤明显,运动时反而减弱或消失,震颤通常是从手和脚开始,手抖起来就像在搓药丸,这种颤抖经常在手指或肢体处于某一特殊姿势时出现,变换姿势后就会消失。
运动迟缓:患者可以表现多种动作的缓慢,随意运动减少,尤其以开始动作时为甚。患者会出现活动缓慢、关节僵硬、冻结步态等,早期时前臂和手指的肌肉强直,写字歪歪扭扭而且越写越小,严重者站立、行走都很困难,不能完成像系鞋带、扣扣子这样的机械活动。
肌强直:帕金森病的肌强直的特点是伸级和屈肌的张力同时增高。浑身发紧,关节活动不灵活甚至翻身都困难。
姿势障碍:中晚期的患者,由于平衡功能减退,可以出现姿势、步态不稳,容易跌倒,甚至发生骨折。站着时头向前伸,身体也向前倾,两膝弯曲,走路还会感觉起步困难,想迈步却迈不开,而迈步后会越走越快,以很小的步伐向前冲。
非运动症状:
早期症状:早期可出现感觉障碍,即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
后期症状:逐渐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多汗、流涎、排尿障碍或体位性低血压等,晚期可伴肢体麻木、疼痛。多数患者可有焦虑、抑郁,少数患者在晚期可出现幻觉甚至发生痴呆等。
2. 帕金森病的病因是什么
目前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年龄、遗传、环境、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5% - 10% 的帕金森患者有家族史。部分患者有家族史,这提示帕金森病有遗传倾向,但遗传并不是导致帕金森病的决定性因素。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为散发性。有家族史的患者一般认为 15% 的患者会有家族史,某些遗传因子会增加帕金森氏病的易感性,使得帕金森氏病的发病的风险,与不携带这种遗传基因的患者相比较,发病的风险会更高一些。携带遗传基因突变位点数量越多的患者,得病的风险越大。家族性的帕金森氏病,常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部分的患者家族中,每代可能都会出现这一疾病的发生,而且遗传性家族性的,常常会患病的年龄比较年轻化。
年龄因素:部分患者因年龄增长,神经系统老化,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开始呈退行性改变,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量进行性减少。在年龄大于 30 岁的人群中,大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就开始出现退行性的病变,但还不足以导致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大于 40 岁的人群,有部分会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其中有部分是因为有帕金森病的家族史,基因发生了突变。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或者某些工业化学品等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的危险因素。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有关基因携带者,有毒化学物品接触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须密切监护随访,定期体检,并加强健康教育,重视自我防护。经常接触消毒剂、杀虫剂的农民,或者是接触汽车制造行业的人群,会增加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如除草杀虫剂、汽油、油漆等物质,长期暴露于锰、铝、汞等重金属超标的环境中都有可能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帕金森病的患率存在地区差异,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其他因素:除基因突变导致少数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外,本病一般在环境因素,神经系统老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会导致发病。重度的脑外伤、吸毒等都会导致同样的症状。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的障碍、细胞凋亡和免疫学的异常、神经的毒性作用、基因的易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毒性的暴露和人的衰老加速等。目前尚无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说明本病是由哪一个单一的因素引起,所以还是认为有着多方面的相互联系,而导致脑子黑质多巴胺细胞的死亡。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基础性疾病也是造成帕金森病的常见原因。
二、如何预防帕金森病
1. 积极锻炼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提升个人免疫力。例如跳舞、下棋、打太极拳等,不但有益于身心,还能延缓脑神经组织的衰老。适量的运动可以保持身体健康,每天进行散步或其他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2. 合理饮食
饮食清淡少盐,避免油腻、刺激饮食,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可多喝绿茶、吃西红柿等抗氧化食物,因为绿茶中含有茶多酚,有抗氧化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食用鱼类、虾类、荠菜、大蒜、菠菜、坚果、蘑菇等抗氧化的食物,对神经保护有一定的作用。平时的饮食要注意增加维生素摄入,如通过多吃瘦肉、鱼类等食物来增加维生素 D 和维生素 E 的摄入。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注意补充维生素,适当喝些饮品,多吃干果类的食物。多吃谷物、蔬菜,这些食物可以让脑部的机能正常运作,保护神经;多吃浆果,有数据表明,每周至少吃一次浆果的男性,比从不吃浆果的男性,患脑部疾病的风险会降低四分之一。减少糖分、盐分、脂肪摄入,糖、盐和脂肪的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会对帕金森病加重产生不良影响。保证足够睡眠,睡眠不足对于预防帕金森病是不利的,因为睡觉时身体会修复细胞和排除毒素,从而增强身体免疫力。
3. 避免诱发药物
尽量避免使用容易诱发帕金森的药物,如奋乃静、氟桂利嗪、利血平等。经典的抗精神病类药物,比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应用这些药物会阻断多巴胺受体,从而产生了帕金森综合征样的表现。止吐药物,特别是甲氧氯普胺,如果长期大量应用是会出现类似的症状。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如果长时间大量使用,也会出现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降血压的药物,特别是利血平,利血平能够耗竭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会导致帕金森综合征。还有一些治疗脑血管病的药,如氟桂利嗪,目前的研究也提示它是帕金森的一些危险因素。抗精神病的药物,如奥氮平,氟哌定存等也是加重帕金森病,诱发帕金森病的一些危险因素。
4. 定期体检
具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更要加强监测。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时候,脑袋里面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至少死亡 50% 以上,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至少减少 80% 以上,就会出现临床症状了。所以如果有类似基因突变以及快速动眼睡眠障碍、嗅觉减退等等早期相对来讲非特异性的症状的患者,可以提前到医院检查。如果有帕金森病的风险,可以给予相应的治疗。
三、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多种,包括金刚烷胺、苯海索、司来吉兰、复方左旋多巴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金刚烷胺:金刚烷胺是一类抗病毒药,同时也是治疗帕金森病和用药不当诱发的锥体外系疾病的药物。它可以有效对抗甲流病毒,起到灭活、抑制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降低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病率。用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时,能有效促进大脑内多巴胺的分泌与释放,抗乙酰胆碱,有效降低神经细胞对多巴胺的再摄取。对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有一定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早、中期帕金森病。也可用于一氧化碳中毒后帕金森综合征及老年人合并有脑动脉硬化的帕金森综合征。但金刚烷胺可引起眩晕、失眠、神经质、恶心等不良反应,如需要服用此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苯海索:苯海索属于抗胆碱药,用于震颤症状比较明显的年轻患者,老年人慎用,有前列腺肥大和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禁用。
司来吉兰:司来吉兰是一种单胺氧化酶 B 抑制剂。通过阻止多巴胺降解而增加脑内多巴胺浓度,多与复方左旋多巴联用。
复方左旋多巴:复方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最基本的药物,可有效改善强直、少动、震颤症状。目前常用有苄丝肼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严重胃溃疡慎用、闭角型青光眼和精神疾病者禁用。
2. 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神经核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等,适用于药物效果欠佳或有副作用的患者。
神经核毁损术:神经核毁损术可以降低患者的肌肉张力,能改善运动迟缓、运动障碍、姿势障碍等症状。
脑深部电刺激术:脑深部电刺激术微创、安全、疗效好,目前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手术通过使用电脉冲刺激,作用在脑内特定的部位,可以有效地缓解运动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主要用于对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药物副作用较大,没有严重的心肺疾病的中晚期帕金森病人。它是把直径 1.27mm 粗的电极植入到大脑内神经核团,并且在胸部皮下埋藏一个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发出电刺激,通过皮下导线传到脑内电极,作用于脑内异常兴奋神经核团,抑制不正常的神经放电,消除症状。手术不需要摧毁神经组织,整个刺激系统都埋在皮下,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脑深部电刺激术是一种可逆性神经刺激治疗,可双侧大脑植入,一次手术就可以解除双侧的肢体症状,是目前世界上最佳的外科治疗方法,也是最近帕金森病治疗的最大进展。
3. 康复训练
帕金森病患者可以进行多种康复训练,包括太极拳、健身操等运动,以及步态、语言、姿势平衡训练等。
自主康复训练:早期可以进行太极拳、慢跑、健身操、跳绳等运动,有助于缓解帕金森病的姿势僵硬和动作迟缓。
步态训练:步态训练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包括站立训练、站立膝关节小范围的屈伸训练以及踏步训练等。
语言调练: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帕金森病患者恢复部分语言功能。
面部训练:很多帕金森患者会出现 “面具脸” 的症状,面部肌肉僵硬,表情呆板,患者可以反复进行笑、皱眉、鼓腮等动作,可以面对镜子做,观察自己的动作力度等。
头颈部训练:患者可以通过左右转头至最大范围,注意转头要慢,反复训练,舒缓颈部肌肉。
肢体训练:上肢可以通过屈伸手掌、伸展手臂的方式进行训练,下肢可以通过散步、踏步、缓慢下蹲等方式进行训练。帕金森病的患者容易肌肉僵硬、不灵活,要适当进行训练,同时注意训练力度,不宜过强过快。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应该尽早开展康复训练,以便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四、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1. 走路防护
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平衡功能减退,容易摔倒骨折。因此,鼓励患者拄拐行走或使用轮椅,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外出时一定要有陪伴,上厕所、下床、下楼梯等活动,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患者突发摔倒导致骨折等并发症。
2. 摆放物品
帕金森病患者肢体不自主颤动,影响肢体灵活性。应注意危险物品的摆放,如将刀具、热水壶等放置在患者不易触及的地方,预防因取拿不便或行动不便引发危险。同时,保持居住环境摆放有序,摆出一个能够使其自由行走、畅通无阻的通道。也可以在沙发、床附近增设护栏,以便于患者方便起身行走。
3. 护理症状
(1)便秘:帕金森病患者常出现便秘症状。可以采取增加活动量、多喝水、多饮食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心情舒畅等方法缓解便秘。若仍然无法缓解,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促进肠道蠕动通便的药物如乳果糖。
(2)多汗:注意保持患者身体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因多汗引起皮肤问题。
(3)体位性低血压:嘱患者变化体位时适当减慢速度,以免发生头晕及摔伤等危险。
4. 饮食运动
(1)饮食:协助患者调节饮食,给予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同时,注意三餐中少食蛋白质食物,例如肉类、奶制品等。
(2)运动:适当运动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加强康复训练。早期可以进行太极拳、慢跑、健身操、跳绳等运动,有助于缓解帕金森病的姿势僵硬和动作迟缓。随着疾病的进展,进行有目的地锻炼,如步态训练、语言训练、面部训练、头颈部训练、肢体训练等。
5. 按时服药
协助患者按时按量口服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患者需要按照医生所开的药品剂量和用药时间来服药。如果错过或者忘记服药,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或者过度镇静,甚至引起不良反应。药品种类、剂量和用药时间都是经过医生认真调配和测量的,患者不能自行更改用药方案。同时,注意药品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失眠、幻觉、晕倒等。如果出现副作用,需要及时向医生反映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的对策。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时不能与其他药品搭配使用,包括其他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如果必须同时口服其他药品,需要向医生询问并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帕金森病患者应该遵循 “戒酒” 的原则,因为饮酒可能会加剧病情,导致症状恶化。此外,药物治疗期间,如果饮酒,可能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遵医嘱予以针对性处理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