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四年,不仅是在网络上,还是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大学生的接触不算少,偶尔也会回学校为学弟学妹答疑解惑。从这些你来我往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的问题普遍是相同的。
所以今天想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唠叨几句,不一定全对,但都是肺腑之言,经验总结。
-1-
为此特地请来了几位大学生进行闲聊,就他们目前所遇到的问题相互讨论。总结来说,主要是这几个问题:
大学做什么才能在毕业后更快适应社会?
怎么规划自己的闲余时间?
如何在大学期间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喜欢本专业,该不该继续做这行?
如何处理学业和能力锻炼的关系?
该不该做各种兼职锻炼自己?
大学该不该谈恋爱?谈恋爱能不能上床?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我持开明的态度,大学时期的恋爱是最纯洁和不功力的,两个人花前月下又相互促进,是特别美好的事情。
至于要不要进展到最后一步,就得看感情了。在旧时代贞洁思想和滥情随便之间取得平衡。大学生都是聪明人,把握分寸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而上面其他问题,我大学的时候是没整明白的,不过现在能稍微谈谈了。
我大学做了什么呢?
谈过两场恋爱;
到宿舍进门推销过宽带、艺术课程、工艺品;
晚上一个人贴招聘单组建了70余人的业务团队,与金主谈合作接业务;
投资校园清吧,当起老板娘……
成绩一般,不上不下,没补过课
总的来说我的大学以实践为主,也正是因为这些我工作还算顺利:
实习期间在一家中型百货公司任总经理助理;
毕业后做58同城的电话销售,第二个月做到销冠,代表团队到总部开会;
跳槽到百度做到中层管理;
在全国前五的营销策划公司担任高级策划;
担任规模上千人公司的策划总监。
履历看上去虽不差,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一路走得非常艰辛,多少次不断打破舒适圈和咬牙坚持才有了现在的微薄成就。
入社会之后我才明白什么才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在大学如何度过才能职场蓄力?我相信如果大学换种活法,今天的我肯定有更多的可能。
-2-
大学四年是最容易被荒度的时光,离开令人压抑的高中,摆脱了家长的监控,更没有成绩的压力。大学对于我们,就像久居牢笼的鸟儿重见天日,那种自由感可想而知。
只是自由过了头,就容易堕落。大学是格外需要自律的。
职场四年,反思大学时光,总结工作经验,以下是我认为对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三点。
首先,思维认知是树根。在校期间一定要开始培养理性判断问题的能力,提高认知层次。
这无疑是不紧急但最重要的事情。
什么是认知呢,百度上的解释是——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一般说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联想、思考)等都是认识活动。
可以这样说,人对世界的认知和知识的获取,是认知能力决定的。
职场中总会有一些人成长特别快,甚至在一年的时间就超过公司四五年的老员工。那年我进入一家有名的策划公司,当时是从销售管理岗位(管理销售团队)离职,认知层次不高,所以刚开始那几个月我就像那蜗牛爬行一样,而且还自我安慰说这个行业注重积累,不能急。
而当小A进入公司后,我开始醒悟过来。一个广东普通大学毕业生,3个月的成绩惊人,引起了老板和高管的注意。而我那时进公司近半年,老板连我叫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为我点赞了(我说的不是微信)。
被弯道超车的感觉不好受,我开始寻找我和小A的差距,这时才开始阅读大量提高认知层次的书。连续一个月读了十多本,比如《批判性思维》、《清醒思考的艺术》等等。和小A吃饭聊天,我都会暗暗思考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并开始打破自己的“信息茧房”,频繁约优秀同事吃饭喝茶,然后默默记下他们思考的逻辑。
逐渐,我提高了对营销行业的认知。
罗振宇在《十三邀》中说,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越来越多的趋向于一个,那就是认知。
电影《教父》中有句台词,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朋友有个交往四年的女朋友,女朋友曾经背叛了他,事后又特别后悔地求他的原谅,保证这样再也不会发生。但实际上这种事三番五次地发生,朋友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原谅。
我问他为什么不分手?他说:“我为她付出了那么多,如果放弃就太可惜了。”
这里涉及到一个经济学名词,“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朋友纠结于自己已经付出的感情,但忽略了“机会成本”——如果他选择现在的渣女,就放弃了更优秀更爱她的真命天女。
这就是不同的认知对行为的指导,对于恋爱如此,对人生的重大选择和职业规划亦是如此。
现在流行一个词“低水平勤奋者”,讲的就是认知水平低、对事物缺乏思考和独立的判断的人,就算努力、勤奋,也不过是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掌握不到本质。
我以前看《奇葩说》是看热闹,有时候碰到好的观点,感觉很享受,偶尔还会把金句写到印象笔记,仅此而已。
现在看《奇葩说》,遇到好的那期,至少看两遍。
选手辩论前我会先想一想我自己可以提出哪些论点论据,之后再与他们的观点做比较,看哪些是我之前没想到的?为什么别人想到了我没想到?
而对于好的观点,我会思考他的言语下面的思维逻辑,然后根据这个逻辑去联系更多的领域和实际。
其次,主动学习是树干。通过阅读拓展知识边界,才是大学的主旋律。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知识、智力、经验等多因素的影响。而读书就可以获得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认知。
什么叫主动学习?每天照课程表上课不是主动学习。很多人还是用中学时读书的方式读大学,这是错误的。
这样说吧,大学四年你能不能学到东西,关键在于你是否在主动学习。
在简书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博士,她反思了前半生的求学生涯,竟然发现近一年在家自学才是成长最快的时候。也就是一年时间收获的知识、获得的成长超过她从大学到博士十年的学习。
原因很简单,她在学校期间始终都是被动学习,而近一年才开始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要做到这些:
主动思考,相信自己有自主学习能力;
你对什么感兴趣?感兴趣里面哪些是你的短板?
在亚马逊、京东等找到这个领域的经典畅销书;
找该专业师兄师姐推荐书单,或者在网上看书单、简书荐书、喜马拉雅读书栏目等推荐的书单;
买到书之后进行主题阅读(方法详见如何通过主题阅读,快速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加入学习社群,线上的学习社群各式各样,可以一起交流进步,通过“他人视角”查看不足;
科学规划时间,专注自律(有拖延症的朋友可以看看这篇想成为高效工作者,你要先看这本《拖延心理学》)
大学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好好读书,进了职场才发现自己匮乏的实在是太多了。趁还有时间,好好读点书、学点东西吧。
第三,沟通能力是树枝。沟通和合作是职场必备的能力。
就在前几天,我前同事小L被公司开除了,当我从别人嘴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不惊讶。
因为项目原因,常常和他一起开会,在会议上他的发言基本上没人听懂,说话不流畅不说,每次讲完我都不知道他的主题是什么,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意思?有次接到他的电话,要我帮他一个忙,本来很简单的事情,通过他的表达,我云山雾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都有发声的机会,这时候沟通是你树立个人品牌的铁饭碗。
所以,如果大学你想提高一项能力,那就从沟通表达开始吧。口头表达的话,可以看一些演讲书籍和视频,比如我喜欢的《我是演说家》和TED,也可以参与演讲协会,或者担任社团管理者。同时练习书面表达,提高写作能力,简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职场上会沟通的下属,相比言语木讷不会说话的人来说,会更容易得到上司的关注及认可,获得更多的公司资源。
-3-
大学其实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地方,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在入职场后优劣立显。
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缺乏对自我清晰的规划,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知道以后会做什么能做什么。
其实很难在这个阶段就做出人生规划,人生本来就充满着不确定性。这也是生命有意思的地方。坦然接受这些不确定,做一些能确定的事情,比如提高思维认知,主动学习、阅读,提高沟通能力。
我送这棵树给你,从树根、树干、树枝。相信它会越长越大,不论时代怎么变化,风吹不倒,雨淋不坏,为你遮风挡雨,助你所向披靡。
有用的话不妨“喜欢❤”下我,在难以坚持的夜晚,我都会来看看你~
女神翻书:一个漂亮未遂的斜杆女青年,个人知识管理领域的老司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不好为人师,但偏是一枚知识分享讲师,现在简书分享我所读所学,将“知识料理”呈现给各位~
热文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