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篇某直销品牌的文章刷屏了。
直销顾名思义即保健品。不过站在保健品的角度这锅感觉背的太大了,保健品这个产物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没必要一定要与好坏对错区分,其实任何事物放在历史的长河里都是沧海一栗烟花易散般的转瞬即逝,何况区区保健品呢?
生活本不易,饶过岁月即饶过自己,何必让不相干的事物扰乱自己注意力!
不要去相信谁也不要去怀疑谁,选择自己愿意承受的也能承受的,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我想未来都不会太差,独立思考最重要。
保健品俨然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即使没有吃过也被安利过,那句“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说的就是这个理!保健品就在你我身边!
今天只想说说我眼中的保健品!
“你说保健品到底错在哪里了为何被人人喊打?是商家?是销售员?是直销从业者?还是他本身有错,十月怀胎就是错的?”
以上是我的问话?以下是我的自答。
“保健品本无错,错就错在人性上,多少人没有独立思考被人云亦云,最终保健品背了锅,替保健品难受一分钟”
对于保健品,现在的认识也是基于曾经的错误认识上的,也是基于自己的不断自我尝试,也是长期以来累积了的一些自己的经验。
曾经儿时的神经性皮炎始终很难治愈,根据某书本提到的偏方(韭菜与大蒜)得到根治,开启了多元的尝试,也不断的打开自己的局限保持好奇心理,任何新鲜的东东都尝一下。当然首先要保证错误自己能承受的起能承担的起!
慢慢的就被保健品也融入进了我的生活,这不刚刚京东的全球购上的蒜素到货!
接触到蒜素是在几年以前,有个罗麦的直销品牌里有蒜素,但是太贵。其到底对于身体的症状是否对症也很难确定,只是销售员不断言说,最终放弃了。今年偶然在贝店看到性价比也超高,急着直接下单,收到货又开始游说某人吃下去。
你懂得,那个费劲。可见保健品的名声真是“臭名昭著”。
就这么不情不愿的有一顿没一顿的吃毒药似的吃到肚子里,没想到两个月后还真的很对某人的身体症状,从此开启了不归路!
一直服用至今。75元可以吃半年,可是后来又是涨价又是断货的。没办法只有通过京东全球购贵也得买了,不过针对市面上的类似产品依然很便宜。
还记得当初这个问题也找过老姜叔,因为他们的产品出口很多年了,不仅有姜的提取物,还有孜然/花椒,现在针对国内的产品只有姜片,主要含量就是姜辣素。
所以针对以上疑问找到老姜叔毫不客气的就开撕“你们姜片还是贵,相对于蒜素来说,然后巴拉巴拉一堆…”老姜叔很是出乎我的意外:“是的,没错,确实是。”这下该我愕然了,这不对啊!正常套路应该是“我们技术如何如何,国内如何如何,我们曾经如何如何,我们目标如何如何…”然老姜叔朴实的风格让我的“挑衅”瞬间汗颜!其实自己也知道就姜片而言,这个价格已经很亲民非常亲民。其实就想看看老姜叔怎么回答,结果一如既往的朴实。
对于姜片我是认真的,老姜叔更是认真的,我知道认真与低调的背后是有绝对的支撑的,除了技术是自己的研发外团队的资金充足也是重头戏,不然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太难笑到最后。
人也亦然,人如产品。
保健品的概念与具体的保健品来看(虽然我从不划分姜片,蒜素为保健品),但是在常人看来这就是保健品,所以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么理解及应用,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不在安利别人,也不在总是证明自己总是对的,默默的做着自己认为对的哪怕错了也能承受的起的事情。
保健品,何去何从!我想它依然神一般的存在,有多少人还是会被人“绑架”前行。
我能做到的只是默默祈祷祝君好运! 选择自己需要的不要人云亦云思想被“绑架”。
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姜片小米粥【私聊】老妈膝盖疼,拿你下药才对!
见感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