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思维导图”的学习,完全源于个人喜欢“较真”的个性。
这些年,我发现在各类学习课程中,很多老师都会做这样的布置:“请用思维导图完成......”,而通常的结果,是大家凭着自己的习惯、喜好,或总结或梳理或排列,用自己的方式,把老师要求的内容用一张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我自己,就是按自己的归纳习惯总结后,找一张契合度高的卡通图画在中间,然后把其他内容用几粗细不等的细条分布、连接一下,粗略地一看——不错,“图文并茂”。由于没有专程学习了解过思维导图,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技法,更无心法;看有那么多人画得热闹,也辩不清楚孰真孰假、孰好孰坏......;对于专家推荐的好图,因为不掌握读图技能,无法及时接受和吸收别人分享的精品......这感觉,大大地不妥!
对于我这种C特质(谨慎的修正型特质的人,高标准、完美主义者,擅长分析,重思考)较明显的人,这“梗”一旦形成,若不解决,它永远存在那里,不会消除、只会增大。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思维导图”这个学习工具,它并不是我们的“纲需”,也因此我一直没有专门去深入了解。直到今年“五一”广州两天的DISC落地课,开启了我和“周记导图”的友谊和缘份。
我和周桅老师同在一组,且邻座,共同学听课、探讨、喝茶(周老师很有点小情调~居然把茶具带到了培训课堂......),所以两天下来算是“近距离”、“亲密接触”。听周老师介绍思维导图时,并没有特别感觉,但两天的时间,感知到了周桅老师实际上是一个性情温和、善于学习、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重庆妹子,她爱上学习思维导图并获得相关荣誉更是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来做实训营推广......,那个时候,我就感觉到机缘到了,在等待着她的“推销”和邀约的同时,积极地希望她能够在DISC社群中推广......于是,便有了我的“周记导图”实训营之旅。
第一次参加这种网络教学,每三天一次课,千聊语音讲授(一小时/次),然后每次课后都要完成二至三份作业......虽然算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较强的老同志了,但我发现进入思维导图的学习后,也会有一个混沌的过程——自身多年的惯性思维,与思维导图中的如:技法、心法,对别人思路的分析,对自己观点的总结,沟通技巧、写作技巧的梳理,特别是提炼“隐含阶层”的推理过程......等等,不能及时匹配和对应,真是烧脑!在准备工作完成后,绘制导图,同样需要精心设计,务求有效呈现思维导图的六要素,费力、耗时,对人的耐心、韧劲都是极大考验,不静心难以为之。
“学有所获,贵在坚持”。对于这样一种网络教学方式,存在时间、地域、背景的差异,同时在没有任何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坚持听课和动手实践,是“学有所获”最重要的因素!听课、复听、看课件,思考、动手、对比......坚持,重复;再坚持,再重复......每日功课,不论水平高低,必须坚持完成。不知不觉中,到今天我已经画了大大小小24张图(不含草稿),学习过程中得到周老师的用心一对一点评和打CALL,助教、学姐们的认可、鼓励、建议,有探索的辛劳,更有收获的喜悦。
生活处处皆学问,学以致用是王道。课程即将结束,我算是初步掌握了思维导图的技法、了解了思维导图的心法,以后再遇到关于“思维导图”相关要求,我不仅能很清晰地把握关键点,也能快速吸收和学习。相信它能为我日后的生活、学习,提供各种帮助,增加诸多乐趣。
学无止境,潜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