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回家的路上,朋友P突然发了条信息给我,询问着我最近过得如何?
在微信上我一言他一语的,我们聊着双方的近况。
等到了最后,我很好奇地问起他:
“你怎么突然想起我来找我啦?”在发完这句后,手机就关机了。
等我回到家里重新开机时,P的信息就跳出来了:
“看你好久没有发朋友圈,就关心下你,想看看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呢?”
看到这句后,我回去翻了自己的朋友圈,原来我已经很久没发过关于自己生活的朋友圈了。
微信火的时候,我每天至少会在朋友圈里面打一次卡。
出去外面玩耍,几个人总要来几张合照,然后发条朋友圈证明我来过。
去到一家新餐厅吃饭时,一个九张图的朋友圈肯定是少不了;
遇到烦心事,我会上网站下载一些阴暗色调的图片,加上一些话语宣泄着自己的不开心,在看到底下评论满满都是安慰的那一刻,所有的烦心事都抛在脑后,想的最多是如何去回复这些评论。
那时候我很享受着微信带给我的满足,对于朋友圈的依赖,更是到了上瘾的地步。
出去外面考虑得第一件事是想的是手机是否有电?
到了餐厅问的第一句话是WIFI的密码?
当然越发越多的朋友圈,也让我朋友们对我的境况很了解,甚至一些很久不见的朋友聊天时都能准确地说出我最近做过什么。
在我惊奇地询问着为什么他们都知道时,大家只是波澜不惊的讲着:
“因为你的朋友圈呀!”
翻看着朋友圈,才发现原来我已经变成了别人朋友圈里一个刷屏的好友了。
每天事无巨细地发着几条朋友圈,讲述着自己的生活。
终于在某个月第三次又听见别人有意无意地挖苦着我的朋友圈时,我开始试着减少发朋友圈的频率。
慢慢地我发朋友圈的次数少了,虽然每天还是照旧不断地刷着朋友圈,不肯放过任何一条内容。
可是,情况似乎没有因此改变
当我开始减少发朋友圈的时候,养成习惯的我偶尔只是在朋友圈里转一些比较好的推文,关于自己生活的基本没出现。
直到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许久未见的师弟。
走在校道的我们开始聊了起来。
刚开始一直聊着关于师弟的近况,到了话题静止的时候,也许是想找话题,也许是他出于关心的角度,师弟突然问了句:
“师兄,最近你是不是不太顺利,有需要帮忙的可以找我们哦!”
看着他的表情我知道他应该想了很久才说出这句,因为在说完时,他怕我误会又讲了很多。
感动不已的我开始疑惑,其实我过得不差呀?
于是我饶有兴趣地询问着他为什么突然这样讲。
“因为你的朋友圈呀,你都好久没更新关于自己的生活了。”
他看着我很认真地讲出这句话。
原来他们私下聚在一起聊到我们时,总会说着谁谁谁最近过得不错,谁谁谁好像过得很惨。
就像他说的很羡慕我一个同学的工作,一直询问着我他是做什么?门槛是什么?他以后也要去从事这一行。
可是我们这些熟悉的人知道,这个同学他已经连续加班了一个月没有放假,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快餐,公司,宿舍中度过。
至于那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朋友圈,只是出于工作的原因不得不发,甚至参加的活动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而他早就在我们的群里哭诉着要辞职。
我很感动地和师弟说着谢谢,感动着他们能在我工作后还不断关心着我。
在与他分离后,我开始想着:
“为什么师弟会这样想?”
其实他说的那段时间,我的生活过得没有那么差,每天照样工作,周末就去书店喝喝咖啡看看书,每一周总会去试一间新的餐厅,和一些朋友聚聚餐。
生活很平淡却很充实,只是每次都没有发朋友圈,所有的欣喜与喜悦也许只有身边的几个人才能感受到。
可是透过朋友圈,他想的是我过得很差劲,工作很不顺心。
而我那个苦逼地加着班的同学,却因为朋友圈让大家以为他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甚至大家都想着去做这个工作。
想到这些,我无奈地苦笑了一声
我们学会了一个技能,通过朋友圈的内容看透一个人的生活。
加到一个好友第一件事就是先看看他的朋友圈,判断他过得如何。
似乎只要看了朋友圈就能知道他的一切,可是朋友圈也只是一个分享生活点滴的媒介,随着微信好友的增加,现在变得连发朋友圈都是一件很谨慎的事情。
既然这样,又为何要通过朋友圈来认识我呢?
这和你从别人口中知道我又何区别。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还是多聊聊,多聚聚吧!
毕竟我有很多话想与你们分享。
-END-
wechat:ajun9634
今日作者@Nick |一个想装文艺却品味不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