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也许长大以后,我们都驶向了一条离家越来越远的路。
犹记儿时,我在村小读书,日出而醒,日落而归。那时候提醒我们上课的铃声来自于教师手上的铁锤,假如有一天他忘记按时敲铃了,那我们就可以在操场上多玩儿一些,撒丫子奔跑,放肆的大笑。
村小读书时,我是班上最瘦弱的一个孩子,据说是因为先天发育不良,生下来只有三斤多一点的缘故,所以在学校经常被人欺负,无奈又打不过别人,只有经常去向老师告状,不过老师总是不理我。尽管村小读书有许多不愉快的地方,年纪尚小的我忘记的也快,倒是记得小总有一个非常愉快的午间的时光是属于自己的,因为上完上午的课之后就可以回到自己家里吃中餐和休息。有的同学选择在学校外面的商店买方便面煮着吃,我因为离家近,从学校外的一条小路飞奔而下,两分钟就可以到家,因而每天都可以回家吃。爷爷奶奶总是在外面干农活,姑姑有时也不在,饿了我就把上午所有的剩饭剩菜混合在一起,伴着吃,滋味儿美极了!还有奶奶亲手种的绿皮甘蔗,每每栽种的时候,我就盼望着它早早的长大,抽穗再变红,要知道那时没有任何零花钱的我最最期盼的就是甘蔗的香甜多汁儿了,总是捱不到它长大,一抽穗就陆陆续续的被我砍完了……
后来村里的学校被拆除了,我被迫去到镇上读三年级,每周只有周末放假的时候才能回家。一直都是奶奶在镇上带我上学,我们租住在杜家溪边一所仅10平米的小房子里,每晚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蛙鸣声和潺潺的流水声入睡。最最期待周末放假了,因为又可以乘着大卡车回家咯!爷爷总是因为奶奶的归来而喜笑颜开,而我总是期待和幼时一同长大的玩伴悦悦玩耍。从早到晚,我们均游离在家长的视线之外,或是在对门的柿子树上开小汽车,或是去水子垭的沟渠中摸螃蟹,又或是在田间比赛跑步,从村子这头跑到那头,跨越数十个田埂。悦悦的身体素质比我好,每次都笑我跑的慢,不仅如此,她还嫌弃我胆小,因此总听到她用鄙夷的声音说:你到底是不是我姐?是我姐你就往下跳!每次我都说:你先跳,你先跳,你跳了我马上就跳。结果她没等我说完就哗一下跳了,而我被吓傻了,抱着旁边的树打死也不肯跳……
在后来,上初中了,繁忙的课业任务扑面而来,本来由奶奶扶养的我也转为由妈妈带我,住的地方也变了,同路上学的小伙伴变多了,但是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到了初三,每个寒假暑假都要补课,周末也没有了,周五只放半天假,一个月后才放两天假。那时候,看着走读的同学周五中午都回家吃饭休息了,我攥着奶奶给我的数目不小的一大笔零花钱,跑到学校外的超市里,买一大堆零食,然后孤零零地坐在寝室,边吃边哭。好像初中对家的记忆,就模糊了,记不清自己干了什么傻事儿,不过我好像变的懂事和乖巧了,会自己做饭,还会给出去上工的爷爷煎蛋送水了。不过顽皮的劣根性始终存在,有一回放假,和悦悦还有俊谕妹妹跑到别人家池塘去捞鱼,竟然被发现了,还被臭骂了一顿,弄的我十分窝火和委屈,爷爷听闻比事,放下手中的锄头就要去找那家人算账,还好被三叔劝住了,毕竟我不对在先……
再到后来,我上大学了,就像长期被困的鸟儿被解放了双翅一般,奔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每年只有寒假和暑假还有国庆可以回家,而每年的寒暑假我还会跟随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大军,来往于各个地区之间,做着一些名义上为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事儿。看着区别于自家风景的地方,一开始觉得很美,很新鲜,可时间长了,还是想念家中的黄土和稻田。不过,对家的印象终是越来越模糊了……
现在,毕业了,家里的新房子也盖好啦,可是奶奶不在了,童年的玩伴分散于祖国的各个角落,熟悉的商店早已关闭,昔日就读的校园早已被改为村委会,玩闹的操场上杂草丛生,围墙也早就被推倒了……今日适逢国庆,回至湖凹老家,猛然惊觉暑期新绿的水稻现已黄绿相间,不少水田里的稻谷都已收割堆成草垛。老家的一切,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也都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