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感觉六年级的时间不够用,昨天因为要求看图写话,还有16位同学做酸奶的作文没有过关,得花时再次修改,我自然不能再布置预习的作业,不然时间超标了。
课文还要继续往后教,预习都只能放在课堂上进行。
周四早读是古诗词,有的学生就忘记带拓展阅读了。
一、预习
课堂上的预习时,能保证同桌有一本,不过这样的方式反而促进学生认真看,真的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两个人头凑在一起的,还有小声讨论的;拎着一张纸,一人看一面的,歪着脑袋,看起来特别可爱……
10分钟把两首古诗全部预习完毕,我前后巡视,发现有的孩子还不太会做笔记,顺便再教一教,教育永远不会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不是你说过,讲过就有用的,就如同坐姿一样,一年级到六年级,甚至在初中还是要反复强调才行。
“带点字解释可以这样写:加点、划线,写下面。”
“诗意不一定全部都写下来,可以选择性写自己不会的地方。”
“写在图上看不清了,空白的地方打上横线写,看起来更舒畅。”
“诗人介绍就写在名字旁边,可以只写关键词语或短句。”
…………
二、找异同
读完两首古诗,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还是很能找的:
生:两首都是七言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律诗,《示儿》是绝句。
生:一首诗欣喜若狂,一首诗悲伤难过。
学生开始沉默,似乎已经找不出了,我微笑着让学生再读一读,还能发现什么?孩子们开始摇头晃脑朗读,其实在挖空心思想有什么异同,终于又有了新发现。
生:一首是唐诗,一首是宋诗。
生:它们都是爱国诗人写的爱国诗。
生:一首诗要读快一点,一首诗要读得慢一点。
能找出这么多,我已经很满足了。
三、找诗眼、解诗眼
每首古诗都会有一个诗眼,全诗都是围绕诗眼来写,这两首诗非常明显,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
学生果然不负所望,很快找到“喜”和“悲”。
接下来所有的理解与对话都是围绕诗眼来了,就像拎起一根绳,窜起所有的铃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 诗人为何而喜?
从诗题和第一行“剑外忽传收蓟北”入手理解,没有特别的难点。
有部分学生对地名不是很了解,就有了疑惑,怎么一会儿河南河北,一会剑外、蓟北。
于是有学生根据拓展阅读上的阅读能知道它们各指的是什么。
杜甫原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河南河北就是故乡一带。剑外是他漂泊的地方,指四川。蓟北,是安史叛军的主要根据地。
我补充说明: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天河北的北部地区。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把四个地名理解了。
还有教室里的“历史通”小徐简单给大家讲讲安史之乱,顿时个人魅力陡升。
2、 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的喜?
从2-5行入手理解。
学生能很快找到“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白日放歌”“纵酒”。
理解“涕泪”古今意的不同。
顺便要讲一讲“衣裳”:《说文》:“衣: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像领口,两旁像袖筒,底下像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本义:上衣。裳即是裙。裙字从衣从君。君者,夫君、君长之谓也。故裙是古代男子日常穿着的下衣。
这是我从常州公开课郦波老师那里听来的,听的当时觉得自己这么多年语文老师都白当了,而今讲给学生听,学生如同当日之我——这么多年语文白学了。
提醒学生还有一处描述。
果然找到“愁何在”。这里的律诗的对仗美体现的很完美,朗读中看图体会。理解“妻子”古今意的不同。
引读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描述得淋漓尽致。
3、 欣喜若狂的他有了新的计划,是什么?
理解最后三行诗句。
理解“青春”古今意的不同。
把四个地名圈出来理出还乡路线,反复朗读,寻找准确的语速。
诗人的归心似箭、收复失地的欣喜若狂统统用朗读来表示,用评述助改进。
4、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朗读整首诗。
《示儿》
1、 诗人为何而悲?
2、 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的悲?
3、 诗人的愿望是什么?注意通假字“无”
4、 朗读古诗,想象场景,同桌模拟父子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