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一部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这是一部让人有所触动的韩剧。其实最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是想了解一下父母的老年生活,带着对于生命的好奇踏上了疯狂的追剧之旅。韩剧一向给人的感觉是描写得非常细腻,很有生活气息,这部描写老年人生活的韩剧也是如此。这部剧的每一个人物都非常可爱,他们有自己面对生活困境的苦衷和无奈,但是他们同时也有挣脱困境的勇气和力量。这部剧让我从一个年轻人的角度体会了老年人有悲有喜、有爱有恨的生活,总体说来就是不甘心被生活拖垮,而是要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会觉得老年生活是非常让人向往的时刻,因为终于可以退休,可以不用工作了。但是看了这部剧之后发现退休之后也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好,因为可能也要为了生计而继续奔波,可能会遭遇病痛忍受疼痛,也可能要照顾孩子和他们的孩子。总之各种生理的、心理的繁杂都会一涌而来,会充斥在我们退休后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部剧其实也在告诉我们人老了之后会面临老年带给我们的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喜慈开始出现妄想症,后来慢慢演化成老年痴呆。其实她的这种心理变化更多是因为孤独造成的。因为总是没有人陪他,总是不忍心打扰儿子。而她最好的朋友晶雅也因为生活琐事无法总在她需要的时候立即赶到。所以她一个人就会胡思乱想,想过轻生,想过有人要迫害她,也想过背着逝去的儿子浪迹天涯。想想都觉得喜慈非常可怜,她的老年痴呆并不是她一个人造成的,而是众多因素合力的结果。所以现实中的我们要更多的关爱我们的父母,也许我们并不能帮助他们延缓衰老,但是我们可以多陪陪他们,让他们远离孤独。
而剧中晶雅的一生也是非常的艰难。晶雅其实非常的乐观,支撑她乐观的唯一精神支柱是老公结婚时答应她退休之后要去环游世界。但是当她环游世界的梦想被彻底瓦解之后,她决定离开和她生活60年的老公独自一人在偏远山区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母亲的去世让她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勇敢的行动,因为她不想像母亲那样一辈子劳劳碌碌,年纪大了还要在养老院度过余生。她要过那种自由自在,即使死也要死在路上的追梦人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有时候只是随口说说,有时候把梦想留在了20岁的懵懂青春。就像那两个乘坐电梯的兄弟爬到80层的时候才想起把象征梦想的钥匙落在了20层。但是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是可以被某件事情、某个人所触动,从而必须要踏上追寻梦想的路途。即使这段路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加艰难和险阻。但是为了这仅有一次的人生,我们也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对得起这一去不复返的一辈子。所以很佩服晶雅的勇气,也在想我们有为自己的梦想付出行动吗?其实实现梦想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拿出一本相册,将自己喜欢的所有东西都贴上去:你想要变成的样子,你想要做的事情,你想要拥有的东西。然后每天看一遍,每天想象自己梦想实现的样子,每天做离梦想很近的事情,实现梦想就不会离自己很遥远。
最后想说一下阿莞。她与自己的年龄相仿,她的感情之路却一波三折。本来与男友非常相爱,但是男友因意外出了车祸变成残疾人,阿莞因为受妈妈和舅舅的影响,最终决定与男友分手。阿莞虽然从小到大一直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但是长大之后她也会对妈妈的话表示质疑,也会为被妈妈打扰自己的生活而努力抗争。
其实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总想着用自己的意志帮孩子选择他们的人生,因为孩子的人生并不是我们的人生,他们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同时我们也不要用自己的视角去评判当时父母的选择,因为也许那是他们当时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就像电视剧《小舍得》里南俪的父亲当时抛弃了妻女选择了蔡阿姨,其实他有自己的苦衷,是想让生病的自己多活几年。好在剧中的最后阿莞和妈妈想通了,并没有抛弃那个曾经并一直爱着自己的男友,不会因为他残疾而远离他。有时我们对待爱情是自私的,但是有时我们爱别人却是无私的,因为深爱着对方,所以才会不顾一切的想要和彼此在一起。
这部剧之所以会诞生,是因为阿莞想要帮妈妈实现心愿,给她和朋友们写一本书。其实在阿莞看来老年人的生活本来是无聊和无趣的,但是她慢慢地被他们的悲欢离合所感动。老年人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有对生命的奋勇抗争,有对梦想的勇敢追求。人老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于生活的无助和对于梦想的遗弃。因为人老了要对抗各种生理和心理的衰老,所以需要有更强大的勇气和力量面对人生。年轻的我们可能并不能够深刻理解他们的这种感受,但是我们现在可以提前做一些事情。一方面在我们生理和心理还足够年轻的时候勇敢地追寻我们的梦想,另一方面我们要善待我们的父母,多陪陪他们,多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在余年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美好。
每个老年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梦想,都可以为了追寻梦想而拼劲全力。用梦想照亮老年生活,无论我们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我们都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老年生活也可以很美好,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愿意为梦想而付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