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地精神胜利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43篇有感
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 张涛
有人问我的老师:现在的大学生是不是非常有个性,很难管?老师回答说:“现在的大学生没有个性,非常好管。”大学生们从语言到行为,从穿衣打扮到描眉画眼都千篇一律,没有思想,不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塑造了这么一批“木偶”?是因为我的老师遇到的这些学生底子薄的原因么?底子薄的学生之间就不能产生差异化么?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只交流了现象,没有交流原因。仔细思考小学生是不是也存在没有个性的问题,个性在小学阶段是不是就被抹杀了?
教育评价改革的号角两年前已经吹响,教育部的具体指导性文件刚刚出台。希望在文件能够在学生的个性化形成方面有知道意义。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偏重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而家长也只重语文、数学、外语的分数,也忽视了对其子女的个性特长培养,从而,影响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只要学习成绩不好,就成了家长和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没有了出头之日。
面对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怎么办,读过《不防来点阿Q精神》后,使我又产生了新的想法。文中介绍:随着青少年学生的独立性、自尊心、好胜心逐渐增强,他们的情绪波动极大,常常因为学习或生活上的一些事情而大喜大悲,而且他们常常将这些情绪变化隐藏在内心。因此,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补偿,不要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也别总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这个道理。要学会鼓励学生:“当你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时,可以在另外一个方面努力,争取超过别人,得到补偿。”教师也需要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提高自身修养,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在面临难以获得的葡萄时,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从挫折和忧伤中解脱出来,灵活地松动可望而不可即的追求目标,暂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防止行为上出现偏差。精神胜利法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意义上的阿Q精神,暂时的精神胜利容易招致他人的鄙视,同时如果是不恰当的自我调适也会消磨意志;还有一种则是积极意义上的,就像张大民那样能知足常乐,这是在教你怎样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人也会善待生活。当人们面临的压力一时难以解决时,不妨适当采用这种方式,暂缓压力作用,求得心理平衡,即“合理化”的酸葡萄效应,这种期望值的暂时转换或许可以给人自尊与自信。当然,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此,事后采取积极措施以解决问题才是上策。
无论从当今社会的需要看,还是面向未来的竞争挑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小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和地位,这不仅对于充分发掘学生聪明才智,培养创新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明显效果,而且对于发展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有积极的突破作用。
要通过正在展开的教育评价改革,重新认识教育的本源,回归教育理性和教育规律。只有如此,方能缓解大家在教育方面的普遍焦虑,让学生有个性化发展,进而破解国家对创新型人才迫切需要的难题,为国家培养差异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