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读这本书:成为人人羡慕的第三类学生,学得轻松又能够学得好的学生。
本书结构
1. 科学家在脑细胞结构以及大脑如何存储 信息方面的研究与发现
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我 们提供了一把进入“认知科学”大门的钥匙,以供 我们了解人类是如何学习新东西的。认知科学,它相当于一架梯子,带领我们从生物基础 开始往上爬,尤其重要的是帮助我们了解大脑的 记忆、遗忘和学习是如何相辅相成的。
2. 第二部分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帮助增强记忆。
3. 第三部分将致力于为大家提供一些深化理解力的技巧
4.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共同探索两种利 用潜意识的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前面章节中讲述 的各种技巧的功效。不用动脑就能学会
本书极有帮助的新观点:
有一些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是打扰学习的最恶毒的敌人,包括懒惰、漠视、分心,其实也能成为帮助我们学习的“大好人”。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 学习时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1.大脑的学习机制:编故事能力
2.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藏
遗忘不仅是一个被动的衰减过程,更是一个主动的过滤行为。它会挡掉让人分心的信息,清理掉没用的杂乱垃圾。
遗忘的正面作用之一,就是大自然中最精致的“垃圾信息过滤”功能,这一功能使得人的大脑能够专注于某一件事,只让该出现 的信息出现于脑海。
遗忘往往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正常的遗忘,也就是那种被动的、让人为之哀叹的记忆衰退,其实也有助于继续的学习。
遗忘的这一特性很像我们的肌肉锻炼: 当我们提取储存的信息时,为了能强化“习得”,一定程度的“损耗”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一星半点的“遗忘”,对长远的学习就没有任何好处。这就跟锻炼之后的肌肉一样, 先损耗,后增长。
但是,没有任何更复杂的记忆信息会以完全相同的样子被再次提取出来。原因之一是遗忘功能在屏蔽掉不相干的信息时,也会屏蔽掉一部分相关信息。而被屏蔽掉的,或者说忘掉的内容,常常在以后还会再度出现。
“失用定律”,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某项记忆不被提取使用,那么它就会渐渐在脑间蒸发,消失殆尽。也就是说,用进废退。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同时朝着增加以及衰减的不同方向发 展。”
记忆失用理论认为,大脑一旦重新找到“不见了”的信息或者记忆,那么“曾经遗忘”本身便能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
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在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飙升得越高,也就是学得越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