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洛阳众筹研究院首次线下分享开讲。昨天的简书详细记录了整个过程。我和鲁辉律师分别在上午和下午站着各讲了三个小时,下午到最后,鲁辉律师的嗓子明显感觉沙哑了。结束后,周童院长和我们俩小聚了会,庆祝线下首讲圆满成功,鲁辉律师说,真的累了,感觉相当疲惫。谈谈背后的故事,让亲们立体了解讲师的酸甜苦辣。
为了这次分享,我提前了10天准备,在思想上是高度重视的。周童院长一直提醒我,针对当地企业家的项目,要尽量多讲案例,接地气。因此,PPT几易其稿,反复修改。
前天晚上,休息一般。昨天早上,7点钟起床,8点到达分享地点,大门还没开。9点开始分享前,我又临时修改了一下PPT。
4月23日,在北京参加了由原德鲁克常务副院长、培训界大咖余大洪老师亲自授课的《中国式众筹》讲师三期特训营。通过两天集中培训,我纠正了不少之前的习惯动作,掌握了讲课的一些技巧。这次分享会讲课提升很多。
(一)在形象着装上朝职业讲师的要求规范自我。前天专门理了个发,找美发店店长剪了个最贵的头,比平时价格贵40%,为了首讲,我也是拼了。然后,早上起床换上崭新的白色长袖衬衫和黑色西裤,打上蓝色领带,带上手表(以便掌握时间),穿上正装搭配的黑色皮鞋。
不管授课质量如何,在行头要装得像,要职业并高大上。
(二)严格按照余老师传授的经验进行实践。我把笔记本电脑放在离我不远的桌子上,站在投影仪大屏幕的右边,斜45度,目光可以扫视全场。整个讲课过程,我用余光看电脑屏幕,身体保持笔直,不随意晃动,全程没有一次回头看大屏幕。在讲课过程中非常注意和企业家朋友互动。由于小班分享,企业家们听得都很认真投入,不时被我的幽默风趣语言逗乐。
(三)情绪饱满,节奏流畅,有主有次,时间刚好。由于准备充分,整体效果令企业家朋友比较满意。上午授课结束后,一位大姐当然向我发出邀请,让我去她们单位给她们的讲师团分享如何讲课。周童院长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整体发挥不错。
小结:做任何事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认真对待,勤学苦练,方有成功的可能。特贴出一篇小文《有一种学习叫“余氏教学”,有一种友情叫“讲师三期”》。
与朋友们共勉。
有一种学习叫“余氏教学”,有一种友情叫“讲师三期”
【得知获准能参加《中国式众筹》讲师特训三期时,心里还真有点儿小小的激动。成为一个优秀的培训讲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这次能如愿以偿参加讲师特训营,那种心情可想而知。
因为在忙着筹备洛阳企业家读书会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千人大型公益活动,课前作业都是熬夜完成的。《理论基础》、《方法策略》、《案例分析》和《自我修养》四部分内容,均要求做成10分钟的内容,因此工作量还是蛮大的。幸好,对书本比较熟悉(读了5遍),所以写起来并不太难。虽然提前了一天到北京,但头一天晚上见同学,回到酒店后又在帮助修改世界读书日相关材料。知道第二天要上台讲,但也没有时间练习,22号早上凌晨6点起床修改世界读书日的活动材料,直至8点半才完成。因此,早上匆匆忙忙地赶到培训现场中海广场,几乎是踩着点冲进去培训室的。9点准点,还好没有迟到。
我这人有个职业习惯,对待任何事请都有点强迫症,也苛求完美。不做第一,就做唯一。当余大洪老师宣布谁第一个讲时,我自告奋勇地站了起来。平时我是个从不怯场的人,这么多年的职场经历,大大小小的场面少说经历了几百场。但培训第一天上午,真正站在那里面对讲师特训营三期的学员时,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来的学员个个都是高手,是从1100名架构师培训学员中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关键是现场录像。结果讲得自我感觉不太好,时间也没有控制好,还有一半内容没有讲完,水平发挥没有平时的一半。
现场播放我的演讲视频,学员们开始拍砖,余老师做了点评。我总结了3点不足:
1、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尽管课前作业完成了,但恐怕多少有点应付的嫌疑。知道这次培训很重要,但和自己的工作冲突时,至少没有把这件事放在第一位,这是客观存在的。
2、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事先没有很好地跟华婕老师沟通,被模板误导了。因此,PPT做得内容太多了,10分钟根本讲不完那么多内容。事前没有试讲,没有训练,导致内容不熟悉,错误百出。
3、距离专业讲师差距不小。看完自己的演讲视频,感觉真是很业余。频繁回头看投影PPT、身体会不断抖动、有习惯用语“啊”、演讲不够流畅、时间没有控制好等等一系列问题。
接着余老师结合我们的10分钟模拟演讲,从态度认知、行为表达和内容组织三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第一天晚上,尽管回到酒店10点多了,为了第二天的模拟演讲能有进步,我连夜调整了PPT,将20多页缩减为5页,发给华婕老师。同时,针对10分钟的模拟演讲,专门写了个2600多字的演讲稿,第二天一大早起床,打开手机倒计时10分钟,模拟演讲了三遍。第一遍,时间没有控制好,超时1分多钟;第二遍稍微节省了1分多钟,讲得有点快;第三遍脱稿,感觉还是不够熟练。
培训第二天上午,我仍然请求第一个演讲。因为有准备,有训练,明显比第一天进步了许多。但是我自己还是不太满意,演讲稿里的不少精彩内容还是没有呈现出来。但学员们给了我很多鼓励,余老师也对我的态度提出了表扬,我心里稍微放轻松了些。后面就越来越从容,表现也越来越有进步。
两天的培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是我参加过的所有培训学习当中收获最大、感触最深的一次。我喜欢自我学习,在这方面自认为还足够勤奋,但不喜欢去接受填鸭式的培训,特别是理论方面或心灵鸡汤方面的培训,我特别反感。但这次培训给我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余老师深入浅出,理论方面讲得很少,都是干货,操作性、落地性很强。比如,他提出:培训讲师“最重要的是要以听众为中心,而不是以演讲者为中心”,让我深受启发。过去我发现,很多演讲者自己讲得很嗨,根本不顾及受众的感受,是否听明白了,内容是否是他想要的。自己过去或许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因此,研究用户需求,要有用户思维,产品才会赢得市场,客户才会买单。
这次培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结下深厚的缘份。第一天,大家都有点紧张,彼此也不太熟悉,所以气氛比较沉闷。但经过第一天晚上的能量饭局后,第二天就完全不一样了。来自北京的六师兄徐毅的独特的“徐氏幽默”,点燃了学员们内心欢乐的小宇宙。一帮子平时在单位都是老总级别的学员,在课间休息时,打闹嬉戏,诙谐调侃,像一群老小孩。大家尽情地开着“有原则有底限”的玩笑,像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徐毅师兄还是发挥他《中国式众筹》单口相声的本领,无论是演讲风格、还是拍砖点评,妙趣横生,把我们美丽大方的华婕老师逗得花枝乱颤。更难得的是把我们温文尔雅的余大洪老师也逗得哈哈大笑、开心至极。来自西安的杨树辉师兄是来自高校的一名老师,排行第二,我们调侃他为“二师兄”,他不仅根本不介意,完全没有老师身上的书卷气,反而特别豁达、特别直率、有西北汉子的那种豪气,很爷们的一个师兄。大师兄是来自湖北武汉的叶焘,说话做事非常沉稳,很平易近人,我感觉像是大学教授。来北京前,强烈要求和我同居,因酒店标间订满,未能如愿。但神奇的是,他居然还是和我住在同一个酒店,这就是缘分。我们的最小的师妹潘婷婷,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去拼才华。很幸运,我成了她的邻座,可能是因为她和我太太同龄,我总有种“呵护”她的冲动。为此,同样作为她邻座的大师兄,偶尔会有点“小醋意”。栾如意师姐,尽管是一、二期的讲师学员,这次作为助教来帮我们拍照和录像,我们大家集体强烈要求这位踏实、和蔼可亲的师姐作为我们三期的三师姐,两天的培训,和华婕老师共同为大家付出很多。还有来自山东威海的四师兄王誉锟,也特别可爱,像个老顽童,让人很容易亲近。七师兄程维海同样来自北京,跟我同一年,比我大八个月,说话慢条斯理,一看就像邻家大叔,且一米八几的大高个,站我旁边如泰山压顶令我仰视。五师兄项君武是北京的律师,头一天很沉闷,不苟言笑,一看就像法律工作者。第二天就变了个人似的,完全被我们集体这种轻松搞笑的氛围激活了,不仅演讲进步很大,而且人似乎也被完全打开了。最后提一提九师弟许文辉,非常非常优秀的一位创业者,是我老家福建的老乡,属于谦谦君子的那种,关键是那么优秀的人,还那么努力,真是非常值得我学习。
《中国式众筹》讲师特训营三期虽然已经结束了,但《中国式众筹》的道路还很漫长。感谢一路同行的老师和学员们。让我们珍惜缘分,在《中国式众筹》这条康庄大道上骏马驰骋、扬鞭远航!
讲师特训班三期学员 李舒元
2017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