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清,想必大家对此都不陌生,毕竟是离我们最近的两个朝代了。
明清也发生过很多事,不管是史书还是野史小说,都记载了很多奇闻异事。下面要说的明清故事是关于说话之道的。会说话的人善于交际,会有很好的人缘。不会说话人的,经常会得罪人,弄不好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会不会说话,两种不同的结局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杀戮心很重的一位皇帝,在他建立明朝后杀了很多功臣。即使这样依然很多他的发小朋友来找他,希望朱元璋能给点好处或者给个官什么来当当。一天,有个老朋友就从老家上京城来找朱元璋,见到朱元璋之后也没太大的恭敬,反而仗着自己年少与朱元璋的交情直呼其名说:朱重八,还记不记得你我之前一起给人家放牛,在芦苇荡里去偷别人家的豆子,来煮汤喝。当时你太久没吃饭了,饿得快不行了,还没等豆子煮熟你就抢着吃红豆,结果你还不小心打碎了煮汤的罐子,汤全洒在了地上,豆子也掉在了地上。可是没想到啊,你居然顾不得脏,直接捡起地上的豆子一顿吃,就连红草叶子也一起塞进了嘴里。不幸的是草卡在喉咙里,怎么也咽不下去,当时真是哭笑不得,幸好是我教你,让你吃青菜叶子才能把红草叶子一起吞下去,当时你的样子真是很难看啊。本来见着老朋友的朱元璋很高兴的,一听到老朋友当着这么多人面挖自己的黑历史。朱元璋气不过就二话不说,下令杀了他的朋友。
过后不久,这件事让另外一个朋友听到了,这个朋友反而没有害怕,很自信地上京去找朱元璋。见到朱元璋后,先是很礼貌的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还记得草民吗?当年随圣驾把荡沪州府,打破罐子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挡关,多亏菜将军,才得以化解。朱元璋听后很高兴,认出了自己的朋友,于是赐他一个大官把他留在了身边。
同样的故事,出自不同人之口,也因为说话方式不同,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人生,一个高官厚禄一个身首异处。
说话口无遮拦,招来杀身之祸
明朝开国功臣之一的徐达大将军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可他的老婆谢氏却不让人省心。谢氏的父亲谢再兴是有名的大将,谢氏也因为自己的家世起初是看不上徐达的,这婚事还是朱元璋做的媒。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因为自己父亲跟丈夫的关系,一直嚣张跋扈,比较喜欢攀比,也在意别人看法。
一天,马皇后邀请谢氏去皇宫里做客,聊聊家常。谢氏到了皇宫后,看着偌大的御花园,心生感慨,说这么大的御花园真是美,希望自己家也拥有这样的花园。谢氏丝毫没有藏自己的意思,马皇后以为谢氏只是羡慕,也没去计较。到了马皇后的寝宫后,看到皇后寝宫有点朴素,并没有像御花园那样装修的那么豪华,也没有顾忌皇后的面子直接说:皇后你的寝宫如此寒碜还没有我家装修的好,我家的比你的好很多。皇后听到后先是一惊,但是念及是徐达的妻子,以为应该是开玩笑的,所以也没有当下责罚谢氏。
可是朱元璋听到后,认为谢氏别有用心,丝毫不把皇帝皇后放在眼里,于是就下令把谢氏杀了,为了安抚徐达,朱元璋又赐了一个美女给他来化解不满。
谢氏因为自己说话不经思考,太过于张狂,君臣关系毕竟很尴尬,一句不得体的话,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四字改动,同理却有不同意境
尚可喜,清朝初期的一位异姓藩王,也是三藩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这还得得益于他的为人处世说话之道。
康熙早年,尚可喜进京述职。孝庄太皇太后为了笼络他,于是就赐了一件诰命夫人的上好花貂给他的母亲,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却没想到引出尚可喜的家庭矛盾。
尚可喜是庶出,很少的时候就给正房太太抚养,也就是养母是父亲的正房。离京回到家后,两位母亲就因为一件貂衣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养母就说,自己是正房,是把尚可喜养大的,所以应该得到太皇太后的赏赐,而生母就以自己是尚可喜的亲生母亲认为生大于养。
双方争执不休,尚可喜无可奈何,决定退回太皇太后的赏赐,于是起草一份奏折,理由是两位母亲“争执不下”。恰巧他的一位朋友看到了,于是建议他把“争执不下”改为“礼让不迭”。尚可喜看到后欣然接受,就把奏折呈了上去。孝庄看了后顿时明白了,就又赐了一件同样的花貂给尚可喜。
不同的表述,往往达到的效果会天壤之别,这也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同样的四字词顺序不同,意境也不同
曾国藩,清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话说太平军起义后,曾国藩就一直领导着湘军跟太平军战斗,起初是被太平军打的节节败退,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因为前方的战事必须要想朝廷要向皇帝交代,而且不能隐瞒战局不能谎报军情,本来想着如实回复军情,可是曾国藩看到“屡战屡败”后觉得会有损湘军的威严跟士气,于是他灵机一动,改了顺序,“屡败屡战”。当咸丰皇帝看到曾国藩的奏章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很满意,令其重整旗鼓,也没有追究其责任。
同样的词语,顺序不同,看似意思相同,要表达的意境却截然相反,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