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难想象这样的场景:妈妈在一边喋喋不休,孩子却一心在手机上。妈妈发现孩子没有反应后,便拿走孩子的手机,继续给孩子讲道理,孩子本来就不爱听妈妈唠叨,加上被强行打断,心中自是不快,妈妈最终还是在自说自话。
只顾着说自己想说的“自说自话”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这种自说自话,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往往还会起到反效果。
怎样才能避免自说自话现象呢?这需要我们学会觉察和识别心理状态,根据对方当前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什么是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有什么不同?
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意识”和“注意”就是人的两种心理状态。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知就是觉察。意识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由于感觉器官容量的限制,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的对象,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集在所选择的对象是哪个,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
心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起点、有终点,起点与终点间是起伏的过程;而心理状态是一个点,指的是当下的状态。
一个人会有哪些不同的心理状态?又该如何进行判断呢?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可遵循如下流程:首先判断其当前的心理状态是活的还是死的;若是活的,再判断当前的心理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如果是正常,再判断当前的心理状态是健康,还是不健康。如下图所示:
什么是心理的“死”与“活”?如何判断心理的“死”与“活”?
心理的“活”即活在“现在”,活在“过去”与“未来”都可算作是“死”的状态,活在过去是抑郁,活在未来是焦虑。
判断心理状态是“死”还是“活”,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看眼神,看是否有眼神交流,看着眼睛就看到了灵魂。一个能看着人眼睛说话的人是自信的,要学会看别人的眼睛说话。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确保是在跟“活”人打交道。同时,也要觉察到自己是否是“活”的状态。
如何判断“活人”的心理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
郭念峰教授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即“心理是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给出了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即: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根据这三条原则,以下的心理状态均属异常状态,如:有人愤怒道:你看你那个熊样!”此人在此时显然是处于主客观不统一状态;再如:“我知道我应该好好学习,但就是做不到。”此时此人处于知、情、意不一致的状态;再如:有人一向大方,突然变得小气,则处于人格不稳定状态。
如何判断正常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
从静态的角度看,健康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而从动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千变万化的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它涵盖了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不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指出,不能孤立地只考虑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郭念锋给出了心理健康十指标:心理活动的强度、心理活动的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生活中,还可以通过防御机制的使用来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男性若能以幽默作为防御,说明其当前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幽默是智慧的剩余。女性若能以撒娇作为防御,说明其当时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撒娇是用孩子的方式示弱,弱者是可爱的,因为带来的是安全感,没有危险。
心理健康与否还可以用三境下的表现来判断:顺境下能享受、逆境下能承受、绝境下能接受者,属心理健康者;顺境下能享受、逆境下能承受、绝境下不能接受的,属心理不健康者。
由上可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四类:死的、异常、不健康、健康。
状态是不断变化的,需要每时每刻觉知对方的状态。在判断出当前处于哪一种心理状态后,再采用相应的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可以采用哪些应对策略呢?
对心理健康的人可以讲道理。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听懂道理,因此道理只能讲给心理健康的人听,道理对于心理健康的人才会有启发和帮助。
对于心理不健康的人只能用心理,即正话反说,或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让对方说。
对于心理不正常的人要顺着说。只有正常人和正常人能够交流,疯子和疯子能够交流,正常人和疯子永远不能交流。当你与另一个人不能交流时,要么你疯了,要么他疯了!当你们两个都疯了就能够交流了,当你们俩都正常了也能交流了。遗憾的是,我们总认为是对方疯了。
面对“死”人就不要再说,沉默是金。
如上图所示,各种应对策略可以逆向使用。“不说”适应于“死”人,同样也适应于心理不正常、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的人;“顺着说”同样适应于“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两种情况;对心理健康的人也可以“用心理”。
识别心理状态与使用不同的应对策略本身并不高深,关键是要有意识,要时时保持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