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老家是一个小小的回族自治县。盛产牛肉。民风彪悍的民族从来都是大口吃肉的。所有的节日也几乎和吃肉有关。时至今日,这个民族都依然保存着搬家,红白事就有可能宰一头牛的土豪吃肉大法。吃不完的牛肉就会被腌制,然后风干成牛干巴。
从小吃了那么多的大口的牛肉和牛干巴,我最钟情于两种牛肉,一种是版纳特有的傣味手撕干巴;另一种是一口香的平遥牛肉。
同样是有故事的牛肉,却是两种画风完全不同的牛肉。
傣味牛干巴,来自于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傣族的做法。
用盐腌制并风干的牛肉叫干巴。
傣族的做法加入了一些特别的香料。
吃在嘴里回味无穷。一时很难细细地分辨出其中究竟有些什么香料。但是那种香料的香,并不是长吃的桂皮,八角,大草果和茴香子。这几种香料,我只要一尝就能分辨出哪种放多了。
是一种颇具异域风情的香味。例如木姜子,香茅草等(我只是举个例子,什么叫我所说的异域风情)。每家腌制的料并不完全相同。某一种或几种香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热带地区的风光旖旎仿佛就在眼前,让人迷醉。
傣味干巴是用火烧吃来的,蛋白质遇火的滋味,你懂的,对人类充满了诱惑。
用火烤好以后,用小锤子反复敲打。牛肉特有的纹理,使它极容易分开,用手顺着纹理撕开成一条一丝。
还可以再加小米椒以及柠檬等佐料拌在一起。成为一道滋味独特的菜。
我最喜欢在离开云南的时候买上一块,回家放到烤箱里最小火慢慢烘烤几个小时,这时候它会变得非常的干,更加便于保存。
带在行走的背包里,随时随地就能吃到最地道的家乡味道。
坐火车,阅读,追剧。休闲娱乐来一点儿,不思饮食来一点儿,甚至是吃饱了的茶余饭后也能来一点儿。
一小根干巴,可以分成无数细小的丝,如果你有耐心可以一直细分下去。一小丝放在嘴里,慢慢慢慢咀嚼,可以吃好久好久。
姐吃的不是干巴,是乡愁。
寂寞寂寞就好的乡愁,有时会泛滥成洪水,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你从小品尝的味道都成了你个人移动的密码库,需要一些特殊的符号来解锁。
我经常去的北方小县城,就在平遥的旁边。因此,不难解释这里的人为什么只吃平遥牛肉。
我一度以为,整个山西都只吃平遥牛肉。后来发现,也是有人不吃的。
第一次吃平遥牛肉,觉得很一般啊。就是盐味和牛肉味儿,不理解为什么名声那么大。
带回去给我的父母品尝(真空包装的那种),一辈子大口吃牛肉的父母竟然觉得很好吃。他们是去一个地方旅游,很少会喜欢买当地特产吃食的那类。
我问我父亲,你觉得为什么好吃呢?
父亲说:牛肉的味道很正。
不就只有牛肉味儿和咸盐味儿吗?
对啊,吃起来感觉只加了盐的牛肉,却可以做到盐味那么均匀,每一片牛肉的味道都一样,这就不简单。
关键是,它只有牛肉的香味儿,没有牛肉的腥味儿。你又只吃得出来,它就放了盐,它是怎么做到去除了腥味,又掩盖了其他香料的味道的呢?
再看平遥牛肉的色泽,牛肉呈现出自然的红色,纹理清晰,非常漂亮。却没有添加防腐剂,这更加难得。
山西的二舅说,平遥牛肉就要大口的吃,不要切成片。就上一口小酒,啧,那日子真是美啊。
他们喜欢到专门的地方割牛肉,有时是在乡镇上。去一趟有十几公里。
我看到他们割回来的牛肉都是白色肉筋与红色瘦肉层层相叠的那一种。这一口,又有特殊的回味。
现在的平遥牛肉也有了很多创新的口味,但是最地道的还是原味。
不加辣椒,不加醋。就是一口纯正的牛肉香味。
在这个北方的小县城里,几乎没有生的牛肉卖,也几乎没有其他的牛肉做法。
他们祖祖辈辈守着这一口牛肉香,吃了一辈子。
一辈子只吃一种牛肉的原香,放到乡愁里该有多么的浓郁。
山西人的秉性就是这样,哪怕是被逼无奈走西口,哪怕是创了再大的票号,当了再大的官,一定还要回到这个地方。
守着这碗面,就着这口醋,享用这口牛肉香。
同样,他吃的不是牛肉,而是情怀。
为商之道,诚信的艰难只有自己清楚;晋商靠的就是是诚信的千金之重。
一路逛过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平遥古城。再辉煌的过去,也永远是高高的青色院墙,青色砖瓦。
就像那朴素的黑色小碗盛放的吃食,简单,质朴却回味无穷。
无论身在何处,一口吃食,解乡愁。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牛肉的香味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滋味随着味蕾深种于胃。
绝对不是矫情,离家的愁情不会随时跑出来打败你,可是当小情绪上头的时候,只有一口吃食才能拯救你。
赶紧来口牛肉吧,有乡愁的时候,嘴闲着,特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