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职业乞丐”一词频频上榜各大新闻媒体,映入人们的眼球。诸如去年9月份,媒体报道,职业乞丐月收入过万,乞讨老人戴卡地亚手表每月到银行存款数万元现金。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又报道出一则街头“乞丐”借乞丐之名行骗的现象,一位“高位截瘫者”卸妆后竟稳健如飞(2015年1月24日新华网),这着实让人惊叹!看到这些新闻报道,不禁目瞪口呆。
其实,在我们身边,诸如各大广场、车站等人员较为集中之地也随处可见形形色色的乞丐,他们大多以自己身体残疾、年老力衰、生活困难等为由来博取路人的同情,祈求路人的施舍。在当今社会,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乞丐,显然,很多人已经把“乞丐”当成了一种职业。这个职业,只需要他们放弃尊严,演一下扮演弱者的戏码,便可轻轻松松不劳而获。
是什么滋生了“乞丐”这个职业?答案不言而喻,是人们泛滥的同情心助长了“乞丐”这个职业的泛滥,导致职业乞丐越来越多。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古往今来,国人对弱者有着一种天生的同情心,正是这种对弱者天生的同情,导致现如今职业“乞丐”月收入过万、“高位截瘫的乞丐”卸妆后稳健如飞等滑稽现象频出。
街头随处可见的乞丐,不论他们是否是真正的困难,或者是否真的是老弱病残,在我看来,他们都不值得同情。
因为,同情只会滋生更多好逸恶劳的人,衍生出更多的靠出卖灵魂乞讨的人。
再者,这个社会本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你若不能适应大自然界的生存定律,便只能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同时,我相信一个真正有尊严、有骨气、有志向的人,他们是绝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尊严,去以一个弱者的身份博取人们的同情来祈求他人的施舍的。一个真正有尊严的人,不论他们处于何种境地,他们均会以自己的方式,凭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从而从绝境中爬起来。天上不会掉馅饼,你想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甚至需要加倍的付出,才可能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乞丐,他们付出了人格尊严,所以他们得到了路人给他们的施舍,但同时,他们也永远失去了人们的对他们的尊重。
曾经,我也亲眼见过一个只有一条腿的白发老人自力更生的故事,这是几年前的事,但至今为止那个老人仍然让我记忆犹新。那是2011年2月份正值春节的时候,那时我上大学一年级。在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我放弃了过年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了到永和豆浆店做兼职。考完试,放了寒假,我来到汉口火车站永和豆浆店做窗口促销员。在我做促销员的日子里,每天我都会看到一个老人的身影,一个只有一条腿且年近70岁的老人,每天风雨无阻,拄着拐杖,背着一个擦鞋箱,艰难的前行,来到店门前替来来往往来店里进餐的客人擦皮鞋。擦皮鞋也许很多人看来是一个不受尊敬的职业,但是,这个老人擦皮鞋的行为却让人感到敬佩。每天我站在窗口做促销的时候,我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每天都有更多的人到他那里擦皮鞋。
这个老人,年近七旬,且腿有残疾,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尊严去向路人乞讨,而是选择为他人擦皮鞋来自力更生,赢得他人的尊重。自此之后,我便不再向路边的乞丐给小钱,因为,我更希望他们能够向这位老人一样自力更生,用他们为社会的付出来赢得他人的尊敬。再加上网络媒体不断地爆料出各类借乞丐之名行骗的现象,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不能拿自己的同情心来让职业“乞丐”泛滥。
所以,也呼吁大家,别再让你的同情心泛滥,别再拿你的同情心让职业“乞丐”泛滥!
文/余钦爽
作于2015年1月24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