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习第171篇《小雅 南有嘉鱼》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71篇《小雅 南有嘉鱼》

【原文阅读】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译文参考】

南方出产鲜美鱼,鱼群游动把尾摇。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陶陶。

南方出产鲜鱼美,鱼群游动随水流。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悠悠。

南方有树枝条弯,葫芦藤蔓紧相缠。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平安。

鹁鸠翩翩空中翔,四面八方集树上。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欢饮劝满觞。

【字词注释】

(1)南:指南方长江、汉水等河川。

(2)嘉鱼:美鱼。

(3)烝(zhēng)然:众多的样子。

(4)罩罩:义同“掉掉”,众鱼在水中摇尾游动之貌。

(5)式:语助词。

(6)燕:同“宴”。

(7)汕(shàn)汕:群鱼游水的样子。《说文解字》:“鱼游水貌。”

(8)衎(kàn):快乐。

(9)樛(jiū)木:弯曲的树木。樛,树木向下弯曲。

(10)瓠(hù):葫芦。

(11)纍(léi):缠绕。

(12)绥(suí):安。

(13)鵻(zhuī):鸟名,即鹁鸠,也叫鹁鸪,天将雨或初晴时常在树上咕咕地叫。

(14)思:句尾助词,下同。

(15)又:通“侑”,劝酒。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专叙宾主淳朴真挚之情的宴饮诗。诗意与《小雅·鱼丽》略同,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彼(指《小雅·鱼丽》)专言肴酒之美,此(指《小雅·南有嘉鱼》)兼叙绸缪之意。”

  全诗四章,章四句。前两章均以游鱼起兴,用鱼、水象征宾主之间融洽的关系,宛转地表达出主人的深情厚意,使全诗处于和睦、欢愉的气氛中。两章的开首两句用重章叠唱反覆咏叹,加强这一氛围的形成。“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南有嘉鱼,烝然汕汕”,鱼儿轻轻摆动鳍尾,往来翕忽,怡然自得。读者仿佛看见四面八方的宾客们聚集在厅堂,大排筵宴,席间觥筹交错,笑语盈盈。鱼乐,人亦乐,二者交相感应,一虚一实,宴饮时的欢乐场面与主宾绸缪之情顿现。短短数句,婉曲含蓄,意在言外,回味无穷。

  若仅用一种事物来形容宾主无间的感情,读起来不免单调,也不厚重。故诗人在浓浓的酒香中,笔锋一扬,将读者的视线从水中引向陆地,为读者描绘了另一场景:枝叶扶疏的树木上缠绕着青青的葫芦藤,藤上缀满了大大小小的葫芦,风过处,宛如无数只铃铎在颤动。这里的树木象征着主人高贵的地位,端庄的气度;藤蔓紧紧缠绕着高大的树木,颇似亲朋挚友久别重逢后亲密无间、难舍难分的情态。对此良辰美景,又有琼浆佳肴,不能不使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第四章作者用了“推镜头”的手法,缓缓地将一群翩飞的鹁鸠送入读者的眼帘,也把读者从神游的境界拉回酒席。嘉宾在祥和欢乐的气氛中酒兴愈浓,情致愈高,你斟我饮言笑晏晏。望着那群鹁鸠,听着咕咕的鸣叫声,也许有的客人已开始商量打猎的事情了。这就隐含着宴饮后的射礼。用笔曲折,别具匠心,情寓景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宾主之间和乐美好的感情。

  全诗是从水、陆、空三个角度来描绘宾客们初饮、宴中、酣饮时的形态。起初是营造气氛,随着酒筵的渐进,酒兴渐浓,宾客也渐趋热情奔放,人们的视线也随之渐高。在写作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兴中有比,赋比结合的手法。在章法、句式上,不仅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而且在每章诗最末一句添了两个虚词,延长了诗句,便于歌者深情缓唱、抒发感情,同时也使诗看起来不呆板,显得余味不绝。

【《南有嘉鱼》学习的反思探讨】

        乡饮酒之礼:六十岁以上的坐着,五十岁以上的站着陪侍听候差遣,以此来表明对年长者的尊敬。给长者的食物,为六十岁以上的设三豆,为七十岁以上的设四豆,为八十岁以上的设五豆,为九十岁以上的设六豆,以此表示对老人的奉养。百姓知晓尊敬长者、奉养老人,然后在家中才能孝顺父母、敬事兄长;能够在家里孝顺父母、敬事兄长,才能在外尊敬长者、奉养老人,然后才能形成教化;形成教化,然后国家才能安定。君子所说的孝,并非家家户户地去宣传或每天见面训导,只要召集乡民举行乡射礼时,教导他们行乡饮酒之礼,就能使孝顺父母、敬事兄长的行为树立起来。孔子说:“我在乡间观看了乡饮酒礼后,就知道王者推行治国教化之道是很容易的事。”

        主人亲自到家中邀请正宾和正宾副手,众宾则跟从着正宾和正宾的副手前来。到乡学门外,主人向正宾和正宾副手行拜礼,众宾就直接跟从着进入。其中的尊卑贵贱的意义就明晰了。

        进门后主人与正宾互行三揖之礼来到堂阶前,又互行三让之礼,宾主才一齐升堂。升堂后,主人在阼阶上行拜至礼,拜谢正宾前来。入席后,主人酌酒献宾,宾又回敬主人,主人又酌酒自饮后再酌酒献宾,互相辞让的礼节很繁复。至于主人对正宾副手的接待礼节,就简略减少一些。至于接待众宾的礼节,只是升堂上受酒,在西阶上跪坐行祭,站立饮酒,客人饮酒后不用回敬主人即可下堂。对尊者之礼的隆重与对卑者之礼的减省的意思是清清楚楚的。

        乐工进入,先演唱《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歌,演唱后主人向乐工献酒。然后吹笙的乐工进入,吹奏《南陔》、《白华》、《华黍》三首乐曲,吹奏后主人也向吹笙者献酒。然后堂上和堂下交替歌唱、吹奏,堂上唱《鱼丽》后,堂下吹奏《由庚》;堂上唱《南有嘉鱼》后,堂下吹奏《崇丘》;堂上唱《南山有台》后,堂下吹奏《由仪》;然后堂上和堂下一齐合奏,也演奏三首歌曲。然后乐工报告说“歌曲都已演奏完毕”,然后就下堂站在西阶的东侧,面朝北。主人之吏一人举杯,表示旅酬开始,设立一名司正,纠察众人的仪容。这样就知道乡饮酒礼能使百姓和乐欢洽又不失礼。

      撤去俎后,宾、主下堂脱掉鞋子,然后重新升堂入座。大家开始互相敬酒,不计其数地畅饮。饮酒的节度,以早上不耽误上朝、晚上不耽误家事为限度。乡饮酒礼结束,宾客辞去,主人拜送于门外,自始至终,礼节毫无差错。这样就能知道乡饮酒礼能使百姓安乐而又不出混乱。

      宾客的身份贵贱分明,礼节的隆重减省明辨,和乐欢洽而不失礼,敬顺长者而无所遗漏,安乐而不出混乱,做到这五条,就足以规正自身、安定国家了。国家安定后天下也就安定了,所以孔子说:“我观看了乡饮酒礼后,就知道王者的治国之道是很容易推行的。”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古代常见的捕鱼方法

        春秋时期,鱼类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仅《诗经》中所见到的鱼类就有鲂、、鲔、鳣、鲦、鲿、、鲤、鳟、鲨、鳏等十几种。此外,还有众多的虾、蛤、龟、蜃等水生动物。丰富的鱼类资源,为捕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常见的捕鱼方法有以下几种:

(1)网捕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结网捕鱼的技术。春秋时期,用网捕鱼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诗经》中有许多记述用网捕鱼的诗篇,如《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卫风·硕人》:“施罛濊濊,鳝鲔发发。”“罛”就是一种鱼网。《豳风·九罭》:“九罭之鱼,鳟鲂。”“九罭”也是一种鱼网,有人说是用九个袋子结成的鱼网。《国语·鲁语上》:“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一个夏天,鲁宣公想去泗水捕鱼,大臣里革把他的鱼网割断给扔了。

(2)鱼梁

      在河流中,用沙石、泥士拦腰筑一水堰即鱼梁,截住流水。在鱼梁中间留一豁口,用竹子或荆条编成的篓筐,置于豁口之下。鱼顺水而下,沿豁口游入篓中。这种筑梁捕鱼的方法,只适宜于一些细小的河流,现在有些农村也在使用。这个篓筐即“笱”、“罶”

或“罩”,《诗经》中也常见,如《齐风.敝笱》:“敝笱在梁,其鱼鲂。”《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鲿鲨。”“鱼丽于罶,鲂鲤。”《小雅·南有嘉鱼》:“南有嘉鱼,蒸然罩罩。”

(3)钓鱼

        垂钓取鱼,是上古时代常见的一种捕鱼方法,石器时代遗址中经常出现骨制的鱼钩;二里头遗址出现的青铜鱼钩,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金属鱼钩。春秋时期见于记载的有,《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其绳。”“其钓维何,维鲂及。”《召南·何彼秾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緍。”不过,一般说来,钓鱼的收获要比捕鱼少多了。《淮南子·原道训》:“临江而钓,旷日不能盈罗,虽有钓箴芒距,微纶、芳饵,加之以詹何、娟嬛之数(术),犹不能与网罟争得也。”詹何、娟嬛是古代两个有名的钓鱼能手。这里是说,即使有最好的鱼钩、鱼弦及钓耳,加之詹何、娟嬛那样的技巧,钓鱼的收获量也不能和网捕相比。

(4)叉鱼

        叉鱼的历史,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主要使用骨、石制的鱼叉。春秋时期《楚王孙渔戈》铭文中的“渔”字,由水、鱼、舟和一把三股叉组成,鱼叉柄尾部还拖着一条长索,是当时人们乘舟持叉猎鱼的形象反映。《周语·鲁语上》:“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矠”就是鱼叉;“槁”是鱼干。说明夏天的时候,将叉到的鱼鳖晒干,是当时的一种习俗。《周礼·鳖人》:“掌以时箝鱼、鳖、龟、蜃。”郑众注曰:“以叉刺泥中取之。”即是用叉刺取鱼、鳖、龟、贝等物。

(5)射鱼

        弓箭既是战斗的武器,也是从事渔猎生产的工具。《周易》:“井谷射鲋”,“贯鱼,以宫人宠”。“贯”即“射则贯兮”的贯。“贯鱼”即射鱼。《静簋》:“佳六月初吉,王才棻京。丁卯,王令静司射学宫,……射于大池。”“射于大池”即射大池中的鱼。《春秋·隐公五年》“公矢鱼于棠”,即隐公在棠这个地方射鱼。

(6)竭泽而渔

        在小的池塘浅流中,将池水淘干,再用手捉鱼。这种方法不利于鱼类繁殖,虽也使用,但在当时已受到人们指责。《大戴礼记·易本命》:“好坏巢破卵,则凤鸟不翔焉;好竭水搏鱼,则蛟龙不出焉。”《礼记·月令》则规定:“毋竭川泽,毋漉陂池。”陈澔注曰:“漉,亦竭也。”即无论川泽和池塘,都不准将水淘干去取鱼。

参考资料:

《仪礼》,彭林 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6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53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594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871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63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84评论 6 39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63评论 1 30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68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57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50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02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44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23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83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0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15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92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