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日记距离上次已经有一个多月之久了,跨越了一个学期,几次想提笔写些什么却感思绪的无序和冬季引发的各种思乡、郁结、焦虑、以及无处发泄的混杂情绪而搁浅,也因越发繁重的课业令我无暇顾及。
人说英国的冬季让人抑郁寂寞到想找人立马结婚,这可能并没有夸大,尤其在过年时节,手机屏幕里小团体之间的狂欢和一个人的寝室晚饭之反差显得那么的明显。逃开国内令人窒息的过年“公关”,这样的纯粹的自由的年,原来是这样的光景。大年夜当晚我一遍遍地听着周杰伦的兰亭序感受浓烈的诗意中国风,这一刹那中国元素是如此浸润心肺。
好在这样的情绪并不会延续太长的时间,大年初一接踵而来的课程让过年的氛围仅仅成为一个人狂欢的背景音乐。而更多挣脱不开的是为了追赶英式教育体系的快节奏的疲累和对模棱两可教学方式的抱怨。
记得圣诞假期那一个月的时间里,为了赤脚赶作业和考试的进程,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其中最不可理解的是当对作业有疑问的时候,并不能从导师那里获得明确的指引。他们通常只会用简短的邮件告知你这些问题你需要自己去弄明白,又或者当我提出几个自己的想法想和她确认哪个方向相对比较正确时,她也并不会告诉你正确与否。这种问了与不问并没有区别的答疑,渐渐使我失去想要请教导师的意愿。
同样地,亚洲的学生大多不能适应这样的方式,包括比如从泰国和中东地区的学生,都能听到对教师传授方式的吐槽,甚至有感对这笔学费感到不值。尤其,对于我们的专业涉及数据处理的逻辑问题,并不同于其他商科纯理论,更需要在方向上的指引,以免导致数据的处理不正确。这一整学期,我们的学习成果基本都处于自我不确定的状态中,即使成绩单显示的结果还不算太差,仍然处于对自己的报告的怀疑和不自信中。
紧接着,在上一门课业尚且没能好好梳理优化,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下一门的研习。然而第二个学期似乎给了我不同的想法。同样地,由于课程冲突,我无法去参加作业答疑,便给导师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总结了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因为邮件写得洋洋洒洒,正担心导师会不会回复时,果不其然只收到他针对绝大多数人的问题做了统一回复,却整个忽略我的其他问题,再一次令我无比失望。
一气之下,破罐子破摔耍无赖的心态占据上风。不管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不管可以拿多少分,我开始写总结报告,一边整理做的数据结果。意外的是,第二次整理的时候发现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而取决于你怎样看待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相信自己,那么根据自我的逻辑可能也自成一体,如果我们畏首畏尾非得沿着教科书的方式,那么这与小时候做一百道数学题又有何区别?关键在于,我为何接受继续教育。
从小,我们习惯于喂食的教育方式,以及被鞭策要做对题作为标准,早就失去了探索的勇气。如今,功利主义让继续教育成为实现自我经济利益的工具,因为我们迫切寻求被人认可的价值,从而获得利益回报。但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即一切皆可否定,一切皆可被质疑,而研究并非我们认为的只是学术崇拜,而是通过对过去研究的透彻了解之后,建立自己的假设并且去证明的过程。
道理虽然浅显,不说也懂,但是相对于别人告知的和自己领悟的始终有很大的差别。能意识到这点,似乎也要感谢导师对我“置若罔闻”,才能激发我的“嗤之以鼻”。之后,我不会因为课上的不理解而恐慌,不会因为作业中仍有不解的困惑而感到各种膈应,有些问题本来就需要根据自己的节奏,慢慢去领悟,反复推敲,和验证。相较于一口气吃撑,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呕吐掉的节奏,不如慢慢咀嚼才能更好地吸收不是吗。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本带着满腔的疑问来到这里,可能结局是并不能如期望那样带着满意的答案回家,但是可能找到了与人生中各种困惑相处的方式。Keep exploring, be confi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