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志一而动气”。就是说一个人的志向意念集中到一个地方,他的能量也会随之向这个方向流动。其实世上每件事的完成,都伴随着一个立志的过程,志向坚定,念兹在兹,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树立大志,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学习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不是靠有志气,持之以恒才学成的。
现在的人荒废学业,精神懈怠消沉,整天嬉戏享乐,任有时间白白的浪费,而一事无成,这都是由于没有立定一个志向的原因。如果没有什么志向的话,就会像没有舵的船只,没有缰绳的奔马,飘荡放纵,没有一个方向,到底要跑到何处去呢?
我们知道,人的潜能十分巨大,每个人本来都可能做出比他想象中还要大的一番事业,但由于没有树立一个具体的志向,大多数人都没能把应有的潜能发挥出来,而是让它默默的沉睡身中,自己过得浑浑噩噩,宝贵的时光就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了。
所以,要做成一番事业,要开发自己的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完全是由他的决心来决定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一位年轻人为例。浙江永康有一个年轻人,曾经跟随王阳明的学生应元忠学习过,后来感到有些问题还弄不清楚,便千里迢迢、历尽艰辛的专程去拜访王阳明,希望能具体学习心学之道。王阳明问他应元忠先生都教了他些什么。他回答:“没有其他特别的话。只是每天教导我要立志于圣贤的学问,不要沉溺于世俗之学。”没想到王阳明一听这话,认为他已经得到学习圣贤之道的方法了,自己也没有什么再可教他。他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再三恳求王阳明一定要教他。王阳明向他询问了旅途中的辛苦后,感叹地说:“你这一路上,真是太艰难了。”接着又问他:“你这次来我这里,路途这么远而且十分劳累,其中的艰难险阻到这个地步,你为什么不返回去而一定要来我这里呢?有没有什么人强迫你?”他说:“我来到先生这里,投身于先生门下学习,虽然劳苦艰难,内心却真的感到十分快乐。哪能因为这点劳苦艰难就返回去,又何必等待别人来强迫自己呢?”听到这番话,王阳明不仅抚须而笑:“这就是我所说的你已经得到学习方法的原因。你有这种志向,一定要投入到我的门下,便无需任何人教你来的方法,不远千里,不辞辛劳,不管怎样也要来到这里。你有志于圣贤之学,用这种方法,还愁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吗?还要别人教你什么吗?你一路上舍船登岸,把路费留给仆人而自己去借粮,冒着毒暑来到这里,则又是从哪里学到的方法呢?”受到这番别处心裁的启发式教育,他这才恍然大悟。
一个人的决心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一件事到底能不能完成,就看你的决心了。
亲们,有决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