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这么多年项目,以为自己公司的产品在技术上不是最好也是不错的(公司已经是国内小家电制造商前三),直到遇到客户L。
客户L是意大利百年老字号,咖啡行业内响当当的一号!对于能够与如此顶级客户合作我也是期待满满,而自与其合作的后面三年,直接颠覆了我过去七年对国内制造业水平的整体认知。
技术差距
在开发一个整体外观件的时候,客户要求不能有分模线,不能有流痕。公司工程师当即不干了,说怎么可能!直嚷嚷客户工程师不懂技术,没法干了。尝试跟客户沟通,客户发来了一些参考资料,恍然没几个看得懂!大概只知道是关于模具制造方面的技术,每到这种时候,我们都知道要去找集团总监Jackson这个专家了。Jackson看了资料以后说,客户确实没有错,这是新技术新材料,使用在注塑模具上通过高速高温注射溶胶只会有一个热嘴口的痕迹,确实不会有流痕,并且热嘴痕迹可以隐藏在内观面不起眼的位置上。模具使用的是新型钢材还须做真空涂层,以此可确保塑料外观件完美无瑕。后来我们做进一步核实,这一技术是先被使用在国外汽车工业上的,国内普遍制造业并不会涉足。
制造体系差距
客户工程师跟我来到生产线,显得有点小兴奋,跟我说:“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的生产线,平均一米两个人,哈哈!”当时我当他跟我开玩笑,直到我去到他们意大利工厂参观,我才知道,他跟我说的是实话。客户整个咖啡生产线都是无尘真空管道,也就是说,咖啡豆从仓库开始到进入包装袋中间根本是看不到踪影的,中间全是大型生产设备,工厂里的工人都在各个无尘控制室里进行操作监控。仓库是全自动化叉车系统,高五层楼,叉车根据电脑指示运行到指定位置取货装车。包装车间里的叉车是无人驾驶并自带红外感应确保不会出现碰撞事故。走在客户的工厂里,基本看不到人。当我们了解产能数字:240人三班倒,全年产值是80亿欧元。而这样的自动化程度,客户工厂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启建的,前后发展30年到现在这个程度。
工匠精神
在客户的展厅里,摆着一排形状各异的白瓷杯(方的,椭圆的,斜三角等等),旁边还有一些形状怪异的勺子(瘦长,扁长,还有镂空的等等),客户对我们的好奇解释道,这是他们的咖啡师做的一些手板,用来测试咖啡落入杯中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差异接触碰撞而产生的口味差异,用以寻找搭配最美味咖啡的杯子。而客户公司的咖啡师是“国宝级”人物,总共三个人,资历最浅的25年,每天要品尝的咖啡200杯而准确判断咖啡烘焙程度或需调整的程度。
项目做下来,心里是沉重的,我们以为自己很努力在进步了,然而,进步的不止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