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岁八个月的时候,家里面有了一个弟弟,妈妈把我放在奶奶那里寄养,奶奶中间有一段时间从梯子上掉下来,跌断了腿,这中间就被寄放在外婆家里养,印象中,后来放暑假的时候就经常在外婆家里住,奶奶对我很好,外婆也对我很好。直到1998年,爸爸妈妈新盖了房子,我又回归了家庭。
回归家庭后融入了吗,仍然有种被抛弃的感觉。这个一直影响到后来的人际关系想想上学的时候看到他们在一起玩自己就会产生出被抛弃的感觉。
我仍然模糊记得一个场景:小时候天黑的时候我和奶奶爷爷在一个屋子里,虽然我人在那个屋子里,可是我总是找个理由时不时地会跑到门口,朝爸爸妈妈那个屋里面看一看;或者说有的时候已经躺在床上准备睡觉了,脑子里面还会在想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他们那个一起在那个屋里干什么呀。
你看,我多渴望加入他们,但是我从来没有哭闹着要要去,我为什么不去呢?可能是不被允许吧,我要懂事,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爱。
大概四五岁的时候,我弟弟和妈妈一起在一家商店的门口,我和弟弟都想吃冰棍,妈妈给弟弟买了一根五毛钱的冰棍,我也想吃啊,但是慢慢说,你弟弟身体不好,他得吃开水做的冰棍,你身体好,你吃两毛钱的就可以了,再后来我们一起回家,妈妈抱着弟弟,我在旁边跟着,因为个头低,我记得时不时地抬头望着妈妈,我多想她也抱抱我呀。
当时可能我就觉得我也想身体不好,身体好了有什么用,身体好了只能懂事,只能自己走。我想到我现在的身体一直都是亚健康状态,一直都觉得自己没有力气,难道这是想获得爱吗?一直到后来参加工作,我看到有些同事,身体明明没问题,非要说自己身体不好,然后就可以获得领导对他们的特殊关照,我就很生气,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吧。
小时候的记忆中,可能我也一直在想妈妈提要求,比如说和弟弟妈妈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想吃有些菜的时候被拒绝了;我打麻将赢的时候也被说我赢的方式不对,直到后来弟弟赢了妈妈说弟弟赢了,我当时也很生气,我说明明我赢了你为什么不让我赢,但是我真的一直被拒绝。
三元关系:每次和弟弟竞争妈妈的时候,我都被妈妈告知你输了,你不可以竞争胜利。体现到现在同事关系,领导对其他同事的关注对我的忽视,他们都是一脉相承的。
写到这里时又想到了一个事情,还是四五岁的光景,有一天晚上爸爸让我去给他买烟,我当时很害怕,但是我很兴奋那种兴奋远远超过了害怕,我一路小跑跑到商店去买烟。我现在想想估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终于得到了爸爸的关爱;另一种可能是俄期的竞争胜利。
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我很快乐,我也感到被爱,但是心底仍然不敢提要求,因为他们年龄大了,因为他们不会满足,总之在这里我懂事,我快乐,如果我不懂事了,那我是不是就没人要了?
慢慢地,我学会了自己一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我不太会向他人求助,可能我心底的声音告诉我,没人会帮你。
二元关系:自打有弟弟起,我和弟弟的竞争中我就失败了,体现在我被送出去等。所以小时候有时候家里没人的时候会和弟弟打架,就会把他按在地上。
竞争失败、孤独、身体不好、丧失爱的客体(被抛弃)、丧失客体的爱(被忽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