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刘慈欣说过一句话:“当科幻变成现实的时候,没有人会觉得神奇。作为一名科幻作家,我想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事情变得平淡前将它写出来。”
这是我看完《2001太空漫游》后脑子里一直盘旋的一句话。
紧接着我又想起了另外一本书,是法国作家儒勒 凡尔纳创作于1869年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小学生必读书目,阅读课被老师按在座位上强制阅读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彼时巨大的潜艇和发光的深海生物已经可以在电视上经常看到了。所以并没有吸引到我这种中二少女。
可是在发表这部作品的1869年,中国还是清朝同治年间,日本还刚刚展开明治维新,苏联作家高尔基一岁,元素周期表中第二位的氦元素才被法国天文学家发现。
如果把这本书给那时的人看,那他们受到的震撼绝对是我们现在的读者无法比较的。
所以我想,科幻作品与现存的所有文学作品相比有一个悲哀之处,那就是它会“过期”。
一个世纪后的1968年,英国作家阿瑟 克拉克创作了《2001太空漫游》。本来想去图书馆借着看,看到书友在群里发的新书腰封,上面几乎把所有科幻电影都印了上去,刘慈欣的推荐词印的几乎和标题一样大。觉得不买下来精读就是对不起科幻,还是下单了。读完后,我也是静静的合上了书,并没有想出门仰望星空。
如果有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巨人不是人的话,那是一定会被骂的。就好比亚里士多德和达芬奇如果穿越到现在,他们的知识储备一定比不上一个即将高考的学生。
现在我站在当下阅读这本书,所有“模仿”它的作品都会在我阅读到相似片段时自动回放。
黑石碑,让我总联想到《三体》中的水滴。高等生命从不屑于复杂,越是极致简约的东西越能体现高级的智慧,因为他们不需要用晦涩的“艺术”来证明自己在宇宙中的独一无二。
新闻板(P061~062)的使用,和现在的手机几乎一模一样。“······通讯工具越是了不起,内容就越琐碎,庸俗······”。这是多么伟大的预言啊!
利用木星的重力当作投掷的力量(P100)飞向宇宙的深处,这和流浪地球的设定是一样的。
拥有自己意识的哈尔(p177),很难不把它投射到《普罗米修斯》中的“大卫”身上。
就连简单的一句“计算机把数据投射到布告板上的轨迹一如初雪后地上留下的一串脚印”(p096),都让我联想到《三体》的雪地计划。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很痛苦,让我失去了阅读这本“人类想象力天花板的作品”的乐趣。
这就是现实对科幻作品最残酷的一面。
不过对高等生命形态的预测,对我来说还是所有科幻作品中最特别的。终有一天,我们会突破肉体的限制,超越机械的困固,摆脱所有物质的束缚,自由自在的渗透在所有的时间与空间当中。
“···他们学会了把知识储存在空间本身的结构里,把自己的想法恒久的保存在凝冻的光格中。···”p227
我想也是所有生命的最终形态,虽然听起来飘渺无比,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将是人成为“神”的时刻。《人类简史》的作家尤瓦尔曾说过:“历史开始于人创造神,终结于人成为神。”这句话初听来有些困苦,但当我看完太空漫游后,觉得也许人成为神时,历史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正如让清朝人读《海底两万里》一样,书成不过40年,世界上就有了第一艇潜水艇,所以我始终相信科幻作家都是伟大的先知。
“所有曾走在地球上的生物中,猿人是第一批会凝视月亮的。虽说望月者可能不记得了,但在他小时候,他曾经想要伸手触摸那升上山丘的朦胧脸庞。”(p008)
现在,你我都是“望月者”。
2020·9·22
《2001太空漫游》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年3月第3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