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如我绘
今天又和几个画画的朋友一起吃饭聊天,很惬意,关于绘画的话题,我们可以聊很多。
袁老师70后,是央美毕业的,感觉那个年代的高材生应该真材实料多一些吧,源于练得多,见得多,对于生活体验得多。他对于绘画感受最深的就是每个人对于绘画的感觉不一样,对于所描绘事物的感受更是千差万别。如果你用于表达感受的形式舒服,那么这就是你最喜欢的样式,也是最好的表达。但同样,别人表达感觉的样式,却肯定和你不一样。你觉得这样画好,他觉得那样画好,这就无从判断谁好谁劣了。
这个也是事实,不然大家画出来的都一样了,艺术也就无趣了。
同时,多看大师的作品,其实也很关键。毕竟多看多感受,提高审美,也是改善绘画认知的重要渠道。我这几天研究柴姆苏丁作品也感觉出,仔细看进去,对于他的绘画便有了惊喜的发现。起初我比较排斥他这种造型夸张甚至扭曲的表达,感觉甚至谈不上美。
但我缺少的也正是那种放得开的心态,那种可以自由表达的心境。所以总是画地为牢、难以突破。同样是严谨,以前我写实的终极目标就是“像”,但什么样的现象是真实的呢?我们看到事物的那一刻,其实就被我们的感觉先入为主了,才看到自己想看的。比如我的第一感觉是3D标准,五官的准确,透视的固定,表情的细致,其实都是照相机原理的再现。但这只是趋同的科学道理的真实,却不是我所发现世界的真实。我离我最初的感受越来越远,我也越来越像机器,并拿这些标准卡自己。
但另一方面,同样是超写实,冷军画得就看起来耐看有深度,感觉更高级和现代,而很多画得像的画家画出来的作品就感觉不出内涵,里边肯定有原因的。作为我个人来讲,感受也很深,就是有些写实画,我认真画进去了,感情很真切,画出来的就能打动自己。反之,自己都不喜欢。
刘老师是一个已经很成熟的画家,很多作品入选很多次国展,主打综合材料。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人应该突破自己的小圈子开阔眼界。一但眼界打开,就会发现绘画丰富多彩的世界。尤其是写生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构图和画面表达,甚至惊讶,原来画还可以这样画。这也是突破圈子交流的意义。
他也深深认同一个老师放言,想谈绘画,先一年拿出来300张作品再说。其实这个是很难的,一年100张都不容易,但只有这样做才是通往真实表达最有效途径。刘老师也曾做到过一天四张的成绩,不论好坏,也是一种积累。最起码你会知道自己需要改变,需要重新审视,需要换一个视角,或者换一种思想或观念。
看他桌子上那些书籍也看得出来,他也在努力研究,而且艺术永远也研究不透。即使同样是视觉原理,有着一定的科学规律,但每个人运用这些规律表现出来的效果五花八门。这就是艺术的有趣之处。
我们都在探索艺术的真谛,但永远探索不完。每一个艺术家都会发现自己的一片新大陆。记得刘老师讲过一个实例,我也曾有过同样感慨。就是一个国内画家的一个系列的作品很有特色,也很丰富,其实不过是国外某知名画家其中一个作品的启发,直接引发了他将这个方向深入探索和延伸。
不畏探索,勇敢前行,终究会发现自己心怡的着陆点。然后深耕,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