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仁者爱人,义者利他;有人在为难之中,我们应挺身而出,还是顾及自身利益,袖手旁观,是饱含温情,亦或是自私冷漠。
学习不仅是知识理论的简单堆砌,更应注重道德品格的综合养成。古人言不以五律,不能正五音,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法律的约束下,通过学习实践,做到道德高尚,知行合一,才能具备成熟完备的人格。人之一字,一撇一捺,虽然简单,但写的端正,做到正直,确实那么的难。
2
居处恭,执事敬,于仁忠,人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古代先贤智慧所形成的伦理纲常,顺应当下时代而形成的道德意志,是形成一名社会化的人格所必不可少的。道德意志的本质是利他或者不能对集体和他人带来不利,这是人之所以为人及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
扣问放下教育,形式上是否重理论,轻实践?内容上是否重智力,轻道德?放眼当下,各种公共场所打大声喧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缺乏同理心,道德感的行为频现,更我娱乐至上,金钱至上等意识观念冲击着当下的主流价值观。种种现象的背后,反应的是道德的缺失或者道德教育理论化。既不利于人才全面建设,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想,一个人有才无德,才能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德才兼备,才是衡量人才的合理标准。学以成人任重而道远。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理论结合实践,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再好的理论教育都要结合实践来进行,没有理论的实践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唯有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能在实践中完成人格的社会化过程,才能真正成人。当下各类研学旅行的兴起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最好注脚。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兴衰荣辱,传统文化的璀璨辉煌,古人的博大精神的智慧,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责任与担当。正如李嘉诚在一次演讲中所说,见闻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见闻多了,格局才会大,成就才会大。
学以成人继续一种理论教育,更是一种实践教育和道德教育,既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过程。既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性,也同时要关照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习实践,注重道德的培养,才能形成健全完备的人格,唯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