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很好 冬天的阳光洒在身上格外滋润 又丢了一些东西 别人是买东西超爽 我是扔东西更爽 突然想到世间本来无一物 何事惹尘埃。不知从何时起 越来越爱东西少而开阔的空间 不那么需要的都想清理掉 就像得了一种看到东西多杂就头晕的病。
先聊聊对衣服的改变吧。上学那会儿是很有点胖的哈哈 年轻气盛就是好 啥也不放眼里 只要我开心 想想那时也是靠骨子里的那股劲沸腾着。那时真的对穿衣服没什么定位,大伙的印象就是有些非主流,可能还是源于骨子里的叛逆,只知道非常排斥中规中矩的款式,因为穿在我身上看上去活脱脱一傻大妞哈哈哈。不知不觉发现每次不管去哪淘都能淘到一些异类点的样式,正好还挺适合我,哪怕是地摊货我也能穿几年不过时,因为我唯一不能屈服的是衣服摸上去的质感 ,带着这一硬性标准淘到的货基本不会差,可能就是这个摸索的过程让我越来越自信 ,相信自己的眼光,再突然不知怎么的就一下子瘦下来了(说突然是因为当时有段时间只是很简单的规律性做些运动,也是那个时候接触瑜伽的),就更加发现那些衣服就是属于你的味道,一拍即合。后来在慢慢接触了时尚杂志后,发现并不是另类,只是一直吸引我的风格是欧美系
记得最早zara 落地武汉时真是良心大大的,一眼望去那衣服的分量质地就抓住了我,价格也很良心,但价格不是我想说的重点,而是那份自由的探索环境,与其说他们家一直口碑不太好都是杂糅大牌的元素,不如说它是一个了解时尚不错的入口,也是提升自己的很好方式,因为它的包容性强,虽然它标榜的年龄段是年轻人 但是你时常可以看到大妈大婶也在其中找乐子。可是就同一件简简单单的衣服,能把他们家衣服穿出稍大牌那种感觉的没那么容易,一不小心就成路人甲了。也是从那时起,淘趣就开始了,我的定位就那么清晰了,欧美系不是张扬个性,反而是化繁为简 ,整体大气简约,局部小细节点缀,就是很清爽 随性,没有那么多修饰,剪裁好可以很好的包容掉一些小缺点,它想传递出的就是你自己整个人最舒服自在的样子,你内心的某种韵味去散发出来,和衣服相照应。如果想让自己再上升一点,这个时候就很能自愿去健身,追求健康美,愿意给自己一个过程去享受慢慢蜕变,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的爆瘦,不一样的。我始终认为衣服是为人锦上添花,而非掩耳盗铃。
你不需要按照市场定义洗脑式的美去苛责自己,洗脑自己,你应该是活生生的有优有缺。有很多长的漂亮的 身材也很好的 的确可以什么风格都穿上去不错,但时间久了始终会让人有脸盲症,正是因为什么都可以,才会有种说不出的平淡无奇。随着抵抗不了的岁月侵袭,表面化的美需要转化成骨子里的气息才可能有韵味,那份只属于你的值得耐人寻味的小而美。
那种买的过程很爽,就像在一步步把自己往正道上引,去放慢脚步了解自己。所以慢慢地就有了眼缘的一见钟情,能很快判断出就是它了,非常省时省力。当然偶尔也想要一些不一样的风格变化,你会发现那是越来越少的频率,随着年龄增长了,能满足你想要的感觉是越来越靠近深一些的东西。
有趣的是当你发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多方面越来越靠近你的性情后,那些简单便宜的衣服你也能穿出贵的感觉,就是通俗的气场。定型的那几年整个过程是很快乐的,知道吗就是你的眼很毒 ,看多了有些东西就会深入内化,然后不自觉会融合到你自己的多方面,去有意无意的提升,也知道越简单越大牌的款式我越能hold住时,就突然反转了,我不想要了,基本上不会被当下的潮流带着跑,因为已经拥有了去驾驭它的能力,想不想锋芒外露就是自己的事了,更重要的我知道了买这个东西要的是探索的乐趣和踏实的快乐感,所以就能无形中避开一种虚荣的刺激陷阱:我称之为“钱不配位”,每个阶段应该去体验当下的某种乐趣,再去脚踏实地进阶,这样落差感得失心会少很多,在能力逐步提高的这个过程中是磨练自己的底气,只有去走了这样一个过程,有一天即使一切都失去了,也还能有重生的能力。外界的刺激不是对所有人不好,但时间久了多少逃不掉迷失自己,可能越来越偏离自己的内心真实需求。外界的节奏越快,越需要静下心看事情的本质样子。所以 为什么越什么都有的人反而看上去越普通随意,因为要的就是自己最舒服的样子啊。
还有一个发现,由迷雾到找到自己的阶段定位,本是很幸运的事,因为的确很多人对这一点是糊的,所以才没办法被潮流带着跑场还能麻痹出很兴奋的模样,众人的狂欢其一。但到了某个年龄段的临界点时,你必须得坦诚一些突发性的转折变化,这个阶段其实是内心方向的折射,也是需要一些时间来看明白再决定的。所以就能无形联想要一个品牌的可持续力量了。能长久走下去的品牌,一定是有某种核心价值灵魂,不断吸引同磁场的聚拢。
在初次定型的那个阶段,挑选到拿下除了真的一见钟情非要不可(绝不后悔) ,基本会给自己一段时间等到下次有购物欲望时再看是不是还喜欢,喜欢就拿下,不再喜欢了就不要,如果那件衣服再去看没有了,那就是和自己没缘分,是不是超理智(没购物的疯狂劲)哈哈,因为我想确定是不是真的喜欢,一旦收入了在那个性情稳定的阶段这件衣服是可以至少穿2-3年还会喜欢的,且不会过时的(省事),事实也证明从头到尾都很快乐,哪怕穿了几年的衣服还是看着让人很舒服,但绝不是因为我衣服超过多,反而是比较少的,我从不干那种吊牌都没剪被搁置睡大觉的事,既然喜欢它就会想经常去碰它。这也完全和抠不搭嘎,就是喜欢和不喜欢的分界太明显了。喜欢的精挑细选的你可以在大多数场合都穿得出去,就那么简单的几套,但是可以互相搭还丝毫不违和,多省事。
但到了30岁的临界点,突然就发现那些衣服不再是那个感觉了,尤其暗黑的东西完全变味了,曾经的那种冷褪去了很多,徒增了一些柔的元素,有点青春时期的那份清淡 ,但又想往下延伸再延伸的扎下去,像在寻找更简单原始的一种力量,想褪去那些被绑架的声音,恨不得是一种透明一样的纯粹感。任凭人间怎样喧闹,我仍有一方寸土安放那份存粹。但行走于烟火气中,总得活得有个人的样子吧,所以就能跟着内心去走,找到平衡,靠近那个理想中知性的模样。就这样慢慢糅合进了一些法式的元素,就是很自然而然的来到了,法式的质感是要求更高的,不管是浪漫的元素 还是柔和细腻的,都更注重对品质的考验,这个时候你就不自觉向可靠品牌的东西靠拢了,怎么办 既然你的审美已经到达了这个阶段,总不能违心欺骗自己吧 ,很煎熬的。这个时候也会暴露一些问题,如果还是钱不配位,就会很自觉的去做些改变 :想要的力量会变得很强大,是你的思维层次促使你要去进步了。同时,此时再对待生存时间的态度就大转弯了 ,因为你知道再下一次的转变对简单的追求会更彻底,必然为之背负的能力要足够强才有可能到达。是想要那种正向循环的拥有之,而不是望梅止渴,或者退而求其次,甚至牺牲一些不可为作为代价。其实,就是一种心甘情愿的付出,而且这个过程并不会很短,刚开始还会很煎熬。只是因为你看见了那个力量,一旦真正看见了,就想得到!
我经常说的小众品牌,其实就是没有被市场改造扩大化的一片静土。而且那些真得看缘分,还得自己去发现。它有主理人的情怀原因,性情原因,当然还有大市场的愿不愿意买账,最后留出了这么一片小众的乐园。我想说小众的选择一点也不比大牌市场价廉价,还是质感的保证,其实玩的规则一样:稀缺性。买的就是发现的乐趣,在里面的人基本都是很鲜活快乐的,它能不断培养你的眼力劲,当然还有对自己的提升,有些东西你真会有种感觉:它真的很棒,但是自己恰当是配不上哈哈,说的就是那种钱都买不到的感觉。神奇吧。能见证一些被时间保留下来的孤品,能见证一些劳作者不息的热情,会发现你可以始终保有一种好奇去看这个世界的好,哪怕它真的没那么美好。因为那里有对某种易逝东西的坚守,以及延续。
但我并不排斥市场的资本同化手段,因为正是它促使了人类的跨越进步,让我们更快的可以看见它的多姿多彩,倒回去看历史长河的阶级封闭固化,当代不要幸福太多。只是选择多了,万花渐入迷人眼,最终在某个阶段要能守得住,到了下一个阶段才能更自在。
所以现在东西能越来越少而精,至少在这个阶段我拥有的是让自己能舒坦去亲近的,比如某些衣服一直很喜欢,但是我知道目前身材还配不上啊哈哈,就不会说先买着倒逼自己很用力的去短时间蜕变成怎样怎样,然后能穿了后就开始无所谓,再被打回原形,没用,真的。我想要有一种长久的习惯化内力去把这个自然而然走下去,再很轻松的驾驭它。好的蜕变是信念很坚定,它能改变的是你最想要达到的地方,直戳你的痛点,但目的性不是。
看那些年龄越大越好看的人,眼里都是还能有深邃而平和的光茫。试试让周围空旷些,需要时不时清扫下那些噪杂的东西。你会发现你可以走得更稳。
一杯咖啡,一本书,一点阳光,一个满足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