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2018年秋天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考场的GRE Sub Chemistry考试,并且顺利拿到了理想的成绩,在备考Sub的过程中,发现网上能找到的攻略少的可怜,在去考场前还有很多不清楚的事儿,因此造福一下后人。
什么是GRE Sub以及为什么要考GRE Sub
- GRE Sub是我们亲爱的ETS老哥设置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专项考试,与GRE General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考察某一专业的知识。而GRE Sub Chemistry自然是考察我们的化学姿势水平啦。
- 笔者自己了解到申请过程中有些学校可能会要求提供Sub的成绩,本着早考早超生的心态,报名了GRE Sub考试。
时间表
- 与GRE General考试每年在大陆有十几二十场考试不同,GRE Sub考试每年在大陆只举行一次,时间大概在十月底十一月初的样子。
- 相应的,报名开始时间大概在7月初。想要诚心诚意报考GRE Sub的小伙伴一定要关注当年报名的开始时间,笔者认为,只要是在相对早的时间报名,报到北京的考场是一定没有问题的。如果很晚才想起来,就可能需要到别的省市去考试啦。方法就是在七月初多刷一刷→Sub官方考试安排信息
- 成绩大概会在十一月底公布在ETS网站。
如何报名
- 与报名TOEFL和GRE General不同,GRE Sub的考试从GRE官网进行报名,在GRE-Sub的主页中点右边的Register Now按钮就可以按照提示报名啦。
- 报名Sub考试需要创建GRE官网的账号,如果之前考过GRE General并且已经查询过成绩的小伙伴们可以直接用自己的账号登录之后进行后续报名的操作。
- 考试费是150刀,是不是感觉有点儿实惠233 这里要注意的是报名不能用微信支付宝,需要一个支持国际支付的借记卡(如工行的借记卡)通过Paypal支付或者用Visa信用卡直接刷,笔者就是借了母上的Visa卡顺便敲诈了这一笔考试费。
- 在报名的时候会有一步选择考场,容易遇到怎么刷都刷不出来的情况,这是因为那一步网站调用了Google地图服务,所以需要科学上网的方法选择考场。北京有两个考场,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笔者个人倾向北外,因为坐个地铁就到了呀~
考试当天
- 笔者参加的是北外的考试,总体来讲环境还是比较轻松的。
- 北外的考试在逸夫楼进行,首先进入逸夫楼一层大厅,会在显眼的地方张贴每个人的考场分布情况,基本是按照姓氏排的,根据上面的安排找到自己的考场。
- 笔者到的比较早,可以先在考场里面休息和自习。
- 距离考试大约半个小时的时候会有两个监考老师把大家轰出去排队然后开始布置考场。
- 其实排队的时间还挺长的,足够解决好自己的生理问题,由于熟人是在是太多了,笔者在排队的时候还和实验室的一位学长聊了好久,这真是social的好机会啊233
- 开门之后,会按照队伍的顺序一个一个核对身份证和表格上的姓名,签字,然后把与考试无关的东西放在考场前面,按照监考老师安排的考试位置就坐。
- 考试当天需要带的东西:铅笔(ETS官方要求木杆HB,实际上那天涂卡铅笔等各种铅笔都可以带进去),橡皮,身份证,学生证(作为第二证件,没有查,也不用带),考试确认信(就是ETS那个还看上去很Low的邮件,上面有你的考场注册号,并且考试时要收走,没有带也可以,老师会帮你从大表格上面查出来,但是笔者觉得为了省事最好还是打印出来带着)。
- 大家都就坐之后老师会逐个发放试卷,然后统一详细地带着大家填写所有的信息栏,所以不用担心不知道怎么填。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考试编号什么的一定要写对。
- 准备好之后监考老师会宣布开始考试并且根据当时的时间开始计时。
- 在开考似乎是一小时之后可以提前交卷。
- 收卷子的过程笔者就不知道啦,因为提前交完卷子找吃的去了QAQ
有关备考
考试形式
纸笔考试,全是选择题,涂答题卡那种,170分钟,130道题左右。不能使用计算器!
评分
答对一题得一分,空白不得分,答错一题不倒扣(曾经是每答错4题扣一分,现在似乎取消了倒扣),得到分数之后根据当年的换算表换算到标准分就是900多的那个,然后900多那个分换算到你的百分比。
相关资源
- Cracking the GRE Chemistry Test: 笔者花130软妹币从淘宝上买到了这本所谓的备考神器,经过笔者的亲身试用,内容介绍部分我基本没有看,每章后面的练习题和真题出入甚大,最后的一套模考题,也是思路清奇,与真题相差较远,而且很难,只适合在考前打击自信所用。总之,私以为没必要买。
- Practice Book: 在GRE Chemistry官网上可以下载最新的官方备考指南,其内容是考纲,考试介绍,一套真题,一张答题卡和参考答案。
- 真题: 由于ETS的官方备考指南每隔几年就会更新一次,因此论坛上可以找到从1980s到现在大约六七个版本的备考指南(6套真题分享),每份里面都会附带一套真题和答案。
准备的方法(仅供参考)
- 首先建议在大三上参加考试,因为在CCME此时需要用到的知识基本学完了,而且刚刚学完,印象比较深刻,此时笔者感到需要额外学一点的只有反应动力学的过渡态理论。
- 备考时间大约是考前一星期,先看了一下Practice Book的介绍部分,其实用处也不大。之后把六套真题全部打印下来,每天一套刷着。由于不需要计算器,其实带着这沓纸和一根铅笔到哪都可以做。做完之后对一下答案把自己的错题简单分析一下,笔者认为此时大概有三类错,第一类是英文理解问题,那就背一下相关单词;第二类是自己知识掌握不扎实,比如光谱项的知识,笔者重新翻了结构书,并且在去考场之前还背了一遍;第三类是约定类的问题,比如这个考试中电子亲和能是取正还是负。
- 最后留一套题连涂答题卡一起掐时间做一下,毕竟上一次涂卡还是四六级呢不是,也可以熟悉一下答题卡上选项的排列。
一点点机经
- 印象深刻的是考试时考了有机化学中Gauche Conformation,这个是邻交叉构象的意思。
- 明显感觉到Sub中涉及了生物化学的内容,是与真题中明显有区别的,不过考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像中心法则啊,哪个分子中含Mg离子啊这种题目,可以稍稍准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