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绘本”这个词还是在上大学不久,因为专业的原因,大学期间也接触了不同的绘本,也曾经参与过、出版过绘本。自从踏入教师,也没有像大学时期天天和绘本打交道了,不过还是很喜欢绘本,但对绘本的方向却是不同。大学时我更关注绘本的图,其次是内容。那时候我们一群学生经常探讨的是插图的绘制手法和风格,绘画的风格是适应那个阶段的孩子们的?也喜欢在自己创作的绘本里炫一点绘画技术。现在我看绘本,更注重他的教育意义,反而忽略了插图排版上的特点和方法。可能这就是教育者的不同之处吧!
最近我和孩子开始了亲子阅读绘本故事,每天睡觉前我都会给他读三四本的绘本故事,读完我还会和他聊聊天,和他聊一聊绘本故事中的小道理。虽然孩子说话还不能表达清楚,但我知道他能听得懂。绘本的魅力就是在于他不仅可以小孩看也可以大人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世界的认识体系加固,你从中获取的信息和道理是不一样的。
学校一直提倡家长和学生亲子共读,以前我参与不了,现在我也能参与期中,我觉得亲子共读贵在的是坚持,每天固定的时间静下心来陪孩子一起读书,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维系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一条纽带,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认识这个世界。和孩子亲子共读有一段时间了,我发现它的魅力很强大,孩子每天该睡觉的时候会闹着“妈妈读书”,读完书他会学着《晚安,月亮》里的语气说“妈妈晚安”,而且我发现他最近的表达能力进步很快,有些我并没有刻意去教过他的东西他都知道,甚至没事他会自己去书架上拿书自己看,也不知道他是否能看懂,但他看的很认真。在读书的这段过程中,我发现他有自己喜欢的绘本,我很惊讶亲子共读竟然也能让他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学会了选择。有时候读到他喜欢的绘本,他会要求我再读一遍,遇到自己不喜欢的绘本,会把我手里的绘本合上再换一本。这让我也发现了一个规律,在一两岁的孩子喜好中,他喜欢的绘本更多的是图多字少,遇到字多图少的他往往不喜欢听。这不正是小孩子对图形认知的一个过程吗?这不就是我们大学在创作绘本时候经常探讨的绘画方法和风格一个道理吗?现在想想,以前的知识看似用不到了,其实总有一天还是有用的。亲子共读绘本也是要用到美术教育心理学,有时候不得不感慨美术真的是无所不在!
以前觉得亲子共读只是学校对家长的“要求”,但现在才发现,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让学生提高的阶梯,是可以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也让我慢慢爱上了亲子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