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直接延续2017以及之前数年的习惯,三个目标。不设多,设多必定其中一个甚至全体都完不成。
2017年目标完成了怎么样了呢?拎出来瞧一瞧。
2017目标一:让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完成度:70%
扔扔扔结合几个新添的灵活组合式层架,家里的储物空间不再是问题。每个储物格里大致塞进去了固定的东西,翻东西至少不再会满屋子乱翻,但仍然,不时的还是满架子乱翻~~2018年继续进行细化,每一样小东西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2017目标二:给自己留下一小时的速读时间
完成度:100%
到年底12月中的时候读完了300本书,可以算得上是2017年最骄傲的一件事了。
一年读书300本之终极总结,对此,12月底的时候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
写这篇总结的时候,想起了《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100%的完成任务,真的是需要一个很强有力的动机与一个清晰的目标。
2017目标三:与时间做最好的朋友
完成度:90%
定这个目标,原因是那个时候觉得一切好像都不够时间了,年纪大了、做什么都来不及了。那是一种很恐慌很无助也很无力的心态,这种心态像黑洞一样,自己能感觉得到那种被吞噬感。
并没有如何刻意的去做什么来达到这个目标。但是在一本一本书的阅读中,在一次一次的码字输出中,那种被吞噬感,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减轻了很多,慢慢的,不再爬上心头,再慢慢的,喜欢上总是说,“永远27.5岁”。
生命的长度,并不能用时钟转的圈数来衡量。最好的开始时间一个是10年前、一个是现在,那么,现在开始做什么,都不晚。与自己的时间做朋友,这一条信念,也会一直地陪伴自己吧。
2018的目标,是哪三个呢?
目标一:用3个100天,养成3个习惯
第1个100天的习惯:早晚与家人共餐时不看手机。
第2个100天的习惯:每天留给冥想2个20分钟。
第3个100天的习惯:不惧怕跑步,第100天可以跑到2km。
发现吃饭时看手机对孩子来说百害无一益,于是把“与家人共餐时不看手机”放在了第一个100天。发觉冥想的作用可能会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因此,用第2个100天去亲身实践、养成这个有益终身的好习惯。至于跑步,2km对于牛人来说只是热个身,但对我这个重度跑步恐惧症患者来说,这已经是难于上青天的程度了。
目标二:读书之“两个主题+“十个底层组块”
2018年的读书不再会用书籍的数量来衡量,这一年会好书精读、大量的检视阅读、得到“每天听本书”的听书等各种方法相结合,使之“六经注我”,提升自我成长的加速度。
两个主题:历史中的人性和神圣者
人类发展了20万年,但最基本的人性,却并没有随着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同时也发生惊人的巨变。结合脑神经科学与认知心理学,从古今中外的大量历史中洞察人性,是我自己很感兴趣的一个主题。
神圣者,这个名词来自《超级宗教之路》。这本书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它打破了我自己的一个执念,那就是要想寻找到终极之路只能是通过宗教,但我却对各式各样的传统宗教都不感冒。但是这本书,让这个执念一下子消失不在了,立刻,眼前一片海阔天空。
神圣者,是《与神对话》中的神,是《无量之网》中的网,是《赖声川的创意学》中的生命源泉,是梵天,是道。于是,想在更多的书籍中去发现、去感悟神圣者,让自己开始行走在超级宗教之路上。
十个底层组块
元认知、临界知识、思维模型、认知框架,这种种的名词里面,我自己更喜欢用“底层组块”来称呼这一种基础性的、跨领域适用的、古今通吃的思维技能。组块是灵活的、可以互相搭配成组合式的。2018年,将以Farnam Street一篇文章提到的113个底层组块为基础,先细细的整理出10个出来。开始行动之后,谁知道后来会不会就刹不住车而整理出了上百个来呢?
目标三:到现场感受一丹奖的颁奖典礼
一丹奖是难得的香港举行的国际教育类大奖,能在亲身体验一下现场气氛,会是一个难得的体验。2017年底在家门口举行生生错过了,2018写在目标里,希望别再错过了购票的时间。
这是一篇本应在上一周发出的文。
上一周,新的一年来到之日,姥姥安详的离开了人世。这些天,忆起了很多曾经的回忆。带着逝去的美好回忆继续前行生命的体验,亲人,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