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教学目标:
1.在多种互动形式中,学生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自信表达、清楚表述的能力。
2.积极参与讨论,能独立想出运南瓜的方法,并清楚地说出自己的理由。
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小组间合作和倾听的能力。
重点: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小兔运南瓜的方法。
难点:积极参与讨论,能独立想出运南瓜的方法,并清楚地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师:今天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听故事之前呢,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好吗?
师:那么在老师说谜语的时候呢,我们不仅要比一比谁会猜,还要比一比谁会听!当老师的谜面还没有说完的时候,如果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就请你把答案放在肚子里;等老师说完了,你再举手回答问题。好不好呀?师:好,那就请你们仔细地听: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短尾巴;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生:小白兔。
师:对啦,你说得真好,你已经学会了听。(奖你一个倾听章)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的故事主人公呢?就是小兔。(板书:小兔)(出示卡通图片:小兔子)
瞧,这就是我们的新朋友——小兔子,它还带来了有趣的小游戏呢!带领学生一起玩游戏,教师说,学生做:小兔子乖乖,耳朵竖起来;小兔子乖乖,嘴巴闭起来;小兔子乖乖,腰板挺起来;小兔子乖乖,眼睛看过来。
3.师:今天呀唐老师就要给同学们讲一讲小兔和南瓜的故事,你们期不期待呀?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兔运南瓜》。
二、生字词教学。
师:(板书并且贴南瓜图片)这个运yun字的音节我们要注意一下,它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
师:对啦,再跟老师说一遍:运!再一起说一遍,故事的名字叫作——《小兔运南瓜》三、走进课文
1.这是一个怎样的南瓜?
师: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小兔的一家。春天到了,兔妈妈带着小兔,来到菜园,种下了南瓜。到了秋天,南瓜成熟了。兔妈妈想做些南瓜饼吃,于是,它请小兔去地里摘一个南瓜回来。小兔子开心的答应了,它蹦蹦跳跳就去了。来到地里,小兔子的眼睛不由得瞪大了,它看到一片丰收的景象,高兴极了,不由自主的发出来感叹——“哇!”它有什么惊喜的发现呢?
师:提问:谁来说说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南瓜呀?
预设:从南瓜的大小、形状、颜色、重量等方面来交流。
生1:一个大大的南瓜。
生2:这是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
生3:地里有一个大大的、黄黄的南瓜,看上去好好吃哦。
生4:这个南瓜太重了,大概有十几斤吧。那你们会用“又~又~”样的南瓜来说说看吗?生1:这是一个又大又甜的南瓜。
师:嗯,你说出了南瓜的大小而且仿佛尝到了它的味道。
生2:这是一个又胖又圆又重的南瓜。师:嗯,你说得也很完整,你还给我们加了一个“又”,说出了南瓜的形状和重量。
生3:这是一个又新鲜又美味的南瓜。
师:嗯,你说得老师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大家看,小兔是来到了哪里呀?生:菜园。师:那谁能够完整把这句话说得更完整一点,小兔是来到了哪里又摘了一个“又~又~”的南瓜呢?谁来试一试?
生:小兔来到了菜园,摘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
师:嗯,你说得真好。哎,这里面有个“摘”字,跟老师一起读下好不好?“zhai”——。师:那小兔来到菜园,摘了这么一个又大又黄又大又圆又新鲜又好看的南瓜,嗯,那你们觉得,小兔棒不棒?
生:棒——
2.小兔如何把南瓜运回去的?师:小白兔呀,听到你们的夸奖,可高兴了。可是呢,它在高兴的时候呢,看一看(表情),它又有些发愁了。你觉得,这时候,小兔的心理在“愁”些什么呢?(谁能用语言和动作把焦急的心情表达出来。)
生:它可能在想:南瓜怎么运回去呢?师:因为非常非常地“大~”“重~”是不是呀。对,“太重了”。(无奈的语气:这么大的南瓜,我实在是运不回去)那小兔到底有没有把南瓜运回去呢?
师:小兔把南瓜给运回家啦。兔妈妈看到之后,眼睛都瞪大了。谁来说一说,兔妈妈的眼睛,为什么瞪得这么大?
生:兔妈妈很吃惊,这个南瓜这么大,小兔到底是怎么把它运回来的呢?
师:说得真好,那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说些什么呢?
师:哎~那小兔到底是怎么把南瓜运回来的呢?
生:小兔是—想办法—把南瓜——给运回去的。
师:嗯,你在说得时候呀,把声音说得怎么样啊,嗯,再大声一些。让所有其他同学都听到好嘛?再来一遍。嗯,慢慢儿说,不着急。
师:.那现在呀,我们就开动自己的小脑筋,想一想,小白兔到底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把这个大南瓜给运回去呢?我们同桌形成一个搭档,互相来说一说。我们来比一比,我们呀看一看,哪组同学想的方法最多,想的最合理。(老师要求,待会儿在说的过程中呢,请同学们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同时呢,我们请其他的同学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好不好?)
生:好~
3.合作讨论运南瓜的方法师:前后四人一小组交流,大课堂到~小课堂。讨论开始。生:(定时讨论2分钟。)
师:同桌之间的,可以,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还没有想出来的,快一点儿,想一想。想了一种方法了,还可以再想另外一种方法。(时间到,小课堂到大课堂)
师:现在哪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讨论的方法?这么大个南瓜,你们是怎么运回去的?(请小组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评价。同学们今天呀,帮小兔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们真棒。小兔特别感谢你们。
师:可小兔听了这么多的方法,又发愁了。这么多的方法,如果考虑到合理性,而且不依靠别人的帮忙,到底哪种方法最好呢?
生1:我觉得拉的方式最好。
生2:我觉得考虑到合理性和保护好南瓜,而且不依靠别人的帮忙的话,还是立起来滚比较好。
师:嗯,在你们的方法下,南瓜安全地运回家了呢。如果你是兔妈妈,当你推开家门,看到这么大的南瓜放在家门口的时候,你会怎么说呢?
生:哇~孩子~这么大的南瓜,你是怎么把它运回家的呢?
师:嗯~很惊讶,请坐。那小兔它又会怎么回答呢?
生:小兔骄傲地说:我是自己抱回来的。师:妈妈竖起大拇指,连声夸奖道:孩子,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说得很完整。
四评选故事大王
1.师:同学们呀,接下来,故事会开始啦。看谁能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得精彩,我们就派它去好不好?
2.请同学上台将自己创编的小故事。
3.学生进行评价。(注意评价时要说出优点和建议)老师总结。
三、课堂小结师:同学们,学完这堂课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师:同学们,看图说话,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要想把话说得完整生动,要靠平时的积累。今天回去,把这个《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我相信,他们一定会为你们的出色表现而感到高兴的。
听后思考:
(一)巧设情境,助力生长
老师在开课时就通过将图片改编为绘本的形式,用生动的讲述,把同学们带入了小兔的世界,来到小兔家的菜地里。
同时老师也关注到学生言语的生长点。注意引导学生使用结构词语来形容南瓜,并且预设了自己的评价。通过教师的评价多维度的来推进学生的口语表达,如颜色,大小。形状以及味道,引导学生长句的表达。
在这里,老师强调了又A又B这种结构词语,是否增加更多的选择。如叠词或者abb,又或是比喻句,增强学生语言的表现力和丰富性能。
引导同学们观察小白兔的神态动作进而猜测心理,方法的点拨非常明确。激发学生助人欲望的同时,其实也传递给学生,如何来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如何将一个场景写具体?
(二)思维扩展,关注时代
今天的课堂上当老师抛出哪一个方法最好的问题之后,学生们就开始了一轮杠精似的质疑。事实上,每一个方法我们在探究的时候,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
老师定义好办法是不需要别人帮助,最省力。我的看法和这位老师不太一样,我认为不损伤南瓜,最省力,才是好办法。
今天的课堂上,有学生提到通过无人机进行运输。当时很多孩子就质疑无人机这个设备在童话里根本就没有呀。被质疑的孩子一脸尴尬。显然老师在课前预设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答案出现。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处理呢?
我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时代特点。现在的学生在接触现代物流的同时,他们的思想和当年学人教版的孩子已经截然不同了。
我会先夸奖这个孩子的想法真特别,进而追问你怎么想到要用无人机来进行运输呢?
她一定说,我看京东啊都有用无人机送货的。
我继续赞赏,原来你是想通过一个快递公司来进行空中运输呀。那在童话中,什么动物最适合开一个快递公司,帮助小兔子完成这个运南瓜的任务呢?孩子应该就能想到。一群鸽子或者一群大雁等等之类会飞行的鸟吧。这不就将学生的时代特点和童话的要素完美的结合起来,且不伤害这个男孩子在讲台上的自尊心吗?
我认为先有思维的扩张让学生先天马行空的说,这点非常的重要,别急于点评是不是合理?先把思维打开。老师在黑板上能呈现多种多样的动词。然后我们进行思维思辨的时候,四人小组讨论制定出最省时省力且不伤害南瓜的办法,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就进入到了深度思维,他们会把几个方法进行比对,和条件进行比对。这是复杂的思维过程,而语文课堂需要这样的思考过程和多人视角的商量。
(三)进入角色,以情述说
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进行20分钟之后,往往就已经比较疲惫了。他们的整个的学习过程却进入了最为重要的阶段,那么就是附属如何再次创设情境,当血浆学生重新带入故事中呢?我们在这里不妨由老师扮演兔妈妈的角色,直接进入最后一幅图,询问小兔子是如何将南瓜运回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用了一句话来表述,我是将南瓜滚回来的,老师可以通过追问的方法来解决,达到说具体的目的,比如那么重那么大的南瓜,你一个人是怎么滚回来的太了不起了,快详细的给妈妈说说。
如果小朋友说我是让熊伯伯骑车子帮我运回来的。老师可以再问,你是怎么遇到熊伯伯的,怎么请求他帮忙的呀?
(四)奖品激励,依托情境
老师发给孩子们的倾听星,在后半节的时候,孩子们的兴致就不大了,是否考虑在复述环节,发给孩子们一个大南瓜的贴纸贴到胸前,让他们感觉到被采访说完整说具体,说生动就能得到这样子的一个贴纸,好像真的把南瓜运回了家。
总之,只要我们老师认真上好每节口语课,并在平时多多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培养表达能力,相信我们的学生会越说越生动,享受到口语交际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