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最大的智慧就在进退之间。
孟子曾说:“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就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很宝贵,精力更有限,必须要懂得取舍,没意义的事情就不要继续做了。
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也较劲了大半辈子,之后才明白两大人生哲理:
一是不要赌天意,二是不要猜人心。
1:不要赌天意。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张元干
古时候的读书人都想通过科举入仕,有人寒窗苦读数十年满腹经纶,白发苍苍还尚未中举;而有人并未熟读诗书才疏学浅,年纪轻轻却已登科及第。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总是感叹世事难料,天意难违。
有道是形势比人强,在天意面前,我们往往显得微不足道。
从古至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里的“我”就是天意。
汉高祖刘邦出身市井,早期不过是个不起眼的泗水亭长,纵然白手起家也能登基称帝、坐拥万里江山;
楚霸王项羽武功盖世,古人评价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然而他最终兵败如山倒,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
天意是人生的轨迹、是命运的安排,看起来虚无缥缈,有时甚至有些喜怒无常。
人生在世,谁能不烦恼忧愁呢?尽管无法将扭转天意为我们想要的那样,但我们却能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不问天意,即是古人常说的“乐天知命”——顺应天道安排、遵循自然规律,知道人生每个阶段该做什么,进而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
这样我们才能宠辱不惊,困顿时不至于绝望,得意时不至于轻狂,保持内心的安宁。
曾国藩:“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一个人成功与否,是天意和个人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若是把天意难测做为借口,那样人们只会逃避现实,放弃努力;若是过分在意得与失,那又会令人心生执念,更容易误入歧途。
《增广贤文》中提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人应该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完善自我。只要自己成熟完善了,那取得成就便是水到渠成了。
因此王阳明的《传习录》中提到:“天地虽大,只要心存良知,心怀善念,哪怕只是凡夫俗子,也有可能成为圣贤。”
2:不要猜人心。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姚燧
只要是人,都会有爱恨情仇,七情六欲,内心自然也会有阴暗的一面。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意思是说猜透人心就好比隔着表皮来分西瓜的好坏一样,经常买西瓜的人有经验,能够分辨西瓜好坏,然而要想猜透人心却是难上加难!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若你直视太阳,很容易被强光刺伤眼睛;若你直面人心,则很容易被猜疑占据心灵。
有道是:“疑心生暗鬼。”那些疑心比较重的人,往往特别注意他人的言行举止。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似乎他们每天都生活在宫斗剧中,不仅破坏了周围人的心情,更埋藏了自己内心的坦然和自在。
因此王阳明的《传习录》中也强调了:“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修德重在修心,一个人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决定了他能看到怎样的世界。
自己必须先要做到心地光明,这样才能看见最美的风景。
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舒服。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掏心掏肺;不是所有事,都值得鞠躬尽瘁。
人生苦短,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肆意挥霍,与其要费尽心思地猜测别人,倒不如花时间来充实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听自己想听的声音,陪自己最爱的人!
有些话听过就好,切莫当真;有些事知道就好,切莫说破;有些人看清就好,切莫拆穿;有些情随缘就好,切莫执着。
不要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
不要再为想不开的烦心事而彻夜不眠;
不要再为看不惯的人和事而据理力争。
对朋友,多帮助点;对感情,多付出点;对自己,多心疼点。
人生没有完美,善待每一个遇见,珍惜每一份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