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回想起童年,大都用“无忧无虑”来形容。当然那些经历过非常年代吃不饱饭甚至吃煤的人比如莫言等很难这么没心没肺。除了这些人,但凡在童年能吃饱饭的人,大概都认为小时候的日子非常值得怀念。实话说,和平年代的人,只要家里没有发生不幸的变故,生活总归是一天比一天好。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成年人的生活条件,都好过小时候,都不是小时候能够想象的。那么,为啥大多数人都情不自禁地怀念童年、赞美童年呢?拿我的童年来说(我是“70后”),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要论生活条件,可以举出很多让现在的小朋友瞪大了眼睛认为我在胡编乱造甚至怀疑我存心丑化农村的真相。比如,我七八岁时候上的村里的学校,是在一片坟地上建成的。最开始教室里的板凳不够,学生需要轮流从家里自带小板凳去上课。记得教室里有两条两米左右长的木板(大概有四五公分厚,二三十公分宽),搭放在砖头上,就算板凳,能坐两排学生。那时候我们就听高年级同学说,那是两块棺材板。除了一股刺鼻的特殊的味道,我们对棺材板也没啥想法。准确说,很眼红能坐上去的同学,因为他们不用从家里自带小板凳。当然,不是一直这样,后来学校就有了正规的桌椅。(感谢改革开放,当时大概是1982—1985年。我刚上学的时候,教室前面还挂着伟大领袖和英明领袖的画像——很快就不挂了。)再比如,我还有过一段时间上学不穿鞋(夏天)——不光是我一个人,很多同学都是。当时觉得凉快,自由,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家长怕费鞋。至于鞋上打补丁、衣服上打补丁,更不用提了。这不算啥,村子里通上电,家里用上电灯,大概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也就是说,大概在进入八十年代之前,我们村晚上都是用煤油灯照明——也可能是豆油灯,记不清了。这也不算啥,最让我现在越想越感觉不可思议的是,那时候拉屎擦屁股根本不用纸——不是手纸,啥纸也没有,就用——石头。茅房里有几块青石头,都有固定的主人 。哈哈。当然还要声明,这种不可思议的卫生措施也没持续多久,后来就获得人的尊严了——有了手纸。感谢改革开放。说到这里,交代一下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是发牢骚,不是忆苦思甜,不是想教育现在的年轻人要感谢这个感谢那个,就是反思为什么小时候生活条件那么差,当时就不知道发愁呢?就过得那么阳光灿烂、乐不思蜀呢?我的答案是:自由,啥也不用操心,也没人干涉;家长也是本着放养的态度——只要不出人命,孩子愿意死哪儿去死哪儿去。哈哈。这样自由的日子只在童年才有。——现在的小朋友似乎没有这样的自由了。所以,现在部分人怀念八十年代,我不怀念,我只怀念我小时候那些被放养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不怀念八十年代,只怀念小时候被放养的日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普通读者 除了读起来酣畅淋漓,让人忍不住要喊好,《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还有一种神奇的沟通能力:70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