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及其配图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东七门
他,是犀利辩词的“幕后黑手”
是第三季《奇葩说》的BBKing
是辩论学派“新剑宗”的创始人
拥有强洞察、强思维、强语言组织能力
他,是黄执中。
拥有思辨的头脑无疑是充满魅力的。黄执中说:“辩论是重新认识世界的过程,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其关键在于寻找观点。”
日前,发生在三里屯的一次关于“哦”的大咖主题演讲上,黄执中向大家分享了辩论的价值及给他带来的变化。我们大多数对世界的认识都是在一种妥协以及不追究的情况下所达成的结论。
在当天的演讲台上,他把演讲比成了日常的上课,发生了台上下的师生般的互动。
“桌子是什么?”
(此时的你可以停顿一下,稍做思考~~)
一个看似不能再简单的问题让台下的“学生”充满兴奋但又“戒备”般地躲着这个问题背后可能藏有的陷阱。每个回答都被执中老师反将一军,但“学生们”貌似确越来越通透这这其中关于辩论的魅力。
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并不是要让同学们难堪。而只是为了要说明: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辩论为的就是挣个你输我赢。输赢固然重要,它证明了你对别人的说服能力,说明你的话在理。
但辩论的精髓远不在于此,而是思辨,即思维的论证过程。是你不断寻找看问题的不同角度,重新认识世界的过程。
接下来的考题,学生们貌似完全有点“承受不住”执中老师的强大魅力……
如果我现在让你画个水瓶,你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底座向下瓶盖朝上。
我们互不相识,但我猜我们脑袋里想象出的画面可以达到高度同一。
其实,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的更多;我们的想象,远超我们能触及的范围。
知识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观点。
跟着黄执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和原来不一样的世界。水瓶可以是被切半的截面;也可能是自上而下只展示一个瓶盖;当然也是可以是一个被压扁扭曲到变形的物体……
辩论,是我思考的状态,它的好处就是认知了故事的存在:
我会不自觉地有一种练习:这句话反过来说能不能说得通?在台湾看到一本书《如果可以被喜欢,谁想被讨厌》,这句话倒过来是:“如果可以被讨厌,谁想被喜欢?”会是另一种意思。我们之所以想被人喜欢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敢被人讨厌。而如果可以被讨厌,谁想被喜欢?这其实是一样说得通的。
如果不能理解别人的故事、没办法延伸故事、死抱着自己的故事不放,那你的喜怒哀乐、对错黑白就只有一个版本了。这是有辩论思维的人常做的事。这是成熟的思维:能理解黑白是相对的,不是非此即彼的。能够明白问题不是只从自己的角度看,还可以从别人的角度看,不断叠加。
辩论,是一个不断寻找观点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