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八)
文:recycler
11/97,6876字
泰伯篇第八
(一)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泰伯可称为至德了。他三次让了天下,但人民拿不到实迹来称道他。”
我思:
让和隐是两种德。这里有个问题,亲朋之间让是德,非亲朋之间让是大德,遇到利益而让也是大德。
(二)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恭而没有礼,便会劳扰不安。慎而没有礼,便会畏怯多惧。勇而没有礼,便会犯上作乱。直而没有礼,便会急切刺人。在上位若能厚其亲属,民众便会兴起于仁了。在上位的若能不遗弃与他有故旧之人,民众便会不偷薄了。”
他说:
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是四种美好的德行。但是,如果不以礼来节制,反而会变成惹人厌恶,甚至于伤害他人的行为呢!恭敬、谨慎、勇’敢、直率,如果不合礼,就会导致烦扰徒劳、畏怯害怕、粗暴作乱、轻率躁急的反效果。在位的人如果能发挥礼的精神,厚待自己的亲人,老百姓就会随着兴起仁爱之风;在位的人如果能够不忘记故交旧友,老百姓就会变得宽厚不饶薄了。由此可见礼的重要。
我思:
无礼的恭敬、谨慎、勇敢、直率什么样?是不是指做过了头?这种行为无法想象,潜意识中应该是指任何事都如此,不分轻重缓急及环境,事情做过了,就让自己得到负面的情绪。这个度如何把握?。这里。为什么说君子厚待亲族,百姓就会走向仁德?这三者没有关系,为什么要联系到一起?这里强调的事上位者的模仿带头作用,百姓根据上位者的言行而行事。因此百姓间变的仁德不冷漠。行动永远是最难的事,过犹不及。在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智慧足够,可以应对不同的。智慧不足,如何有用一套简单的办法对待所有人,即不用对不同人不同事磨,只为了让绝大多数人满意。只能说让自己满意,永远无法让所有人满意。我所想,就是要找到这么一个办法,让自己开心,让大多数外人满意。只要坚持这个标准, 就是不聪明的人呢,也会与人交流。
(三)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钱穆白话试译:
曾子得了重病,召他的门弟子说:“看看我的手和足吧!《诗经》上说:‘小心呀!小心呀!像临深潭边,像蹈薄冰上。’自今而后,我知道能免了。小子呀!”
他析:
曾子一向主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基本孝道。因此在年老病重、弥留临终之际,让随侍在侧的弟子掀开衾被,检视手足四肢;并且反复叮咛警醒,示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善事父母之道,言教与身教同时展现,可谓极高明的教孝之方。子女的形体、生命莫不来自与父母,可以说是福门生命的延续。因此做子女的人,要珍惜五官、四肢,涵养生命、精神,千万别做无意义的残毁,和无价值的牺牲。这就是不敢毁伤的道理。有些血气方刚的人,为了逞一时之意气,或与人斗狠,或杀人,或自杀,不但上身,而且丧德,严重违反了,战兢自惕,临深履薄,以克尽孝亲之道的真义。至于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忠孝双全,舍生取义,向文天祥的正气长存、史可法的节烈可风,皆能体现至仁至义,延续道德生命于无穷,实践了最高的孝道。
我思:
注解也看不懂。曾子将死,小心行事,免于刑法。
(四)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钱穆白话试译:
曾子得了重病,孟敬子来问病。曾子道:“鸟将死,鸣声悲。人将死,说话也多善言。君子所贵于道的有三事:能常注意动容貌,便可远离暴慢。能常注意正颜色,便可日近于诚信。能常注意吐言出声清整爽朗,便可远离鄙倍了。至于那些笾豆之类的事,都有专责管理的人在那里呀!”
我思: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是真理吗?坏人会忏悔吗?注重容貌,面色,语言,就是礼道。其他的细节交给别人操持。可以学习借鉴。只是可以注重就好,没必要细研究,再怎么细研究也没法面面俱到。
(五)
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自己才能高,去问才能低于他的人。自己知道多,去问比他知道少的人。有了像没有,充实像空虚。别人无理犯我,我能不计较。以前我的朋友曾在这上面下过工夫了。”
我思:
这句话很受用。这是一种活法。谦虚知礼。这也很难做到,人难免自大,难免冲动。需要修心。
(六)
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可以把六尺的孤儿托付他,可以把百里的政令寄放于他,临到大关节处,摇夺不了他,这等人,可称君子了吧!真可算得君子了!”
他说:
论语中的君子,大致有两个意义。一为在位的人,二为德行高尚的人。通常在位的国君或臣子,都要是德行高尚者。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现代不同,在君主世袭制度下,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表现了忠于主上,擅于政事的德与才,尤其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为厉害而改变质节,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曾子以为这种人是真正的君子
我思:
君子德才兼备,德行在我,事功不尽在我。
(七)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士,不可不弘大而强毅,因他担负重而道路远。把全人群的大道来做自己的担负,不重吗?这个担子须到死才放下,不远吗”
他说:
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他有理想。最大的理想是在行仁,因此只是分子是仁以为己任的。这样的理想非常重大,而这样的理想,又是终身行之,死而后己的。由此看来,知识分子怎么能不宽宏坚忍呢?
我思:
“以能问于不能,是弘。大节不可夺,是毅。心小而德恢,行谨而守固。以临深履薄为基。以仁为己任为量。”仁德之路很难,但也需要人去坚持。
(八)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兴起在诗,卓立在礼,完成在乐。。”
他说:
孔子极肯定诗人情思的纯正无邪,认为诗对个人心志的发展、情性的涵养,乃至人伦的体察、自然知识的增进都有很大的助益。所以他说:“兴于《诗》。”诗可陶冶性情,兴起向善的心念,感发人的志气。礼,虽是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是社会风俗的制约,甚至是治理国家的凭借,所以孔子也非常重视礼。他说:“立于《礼》。”又说:“不学礼,无以立。”礼可教人卓然立身于社会。音乐能变化人的气质,提髙人文素养,保持和谐的心境,成就完美的人格。所以他说:“成于《乐》。”《诗》、《礼》、《乐》三者能好好加以学习,对青年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协调社会各方面都很有帮助和启发。尤其今日经济建设早已超越文化建设,涵养文学、沉潜艺术,重视伦理道德,建立“富而好礼”的社会,倍觉迫在眉睫。孔子之教,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发,值得学习和发扬。
我思:
诗没有任何感受,也就不明白诗为什么是开始。“诗本性情,其言易知,吟咏之间,抑扬反复,感人易人。故学者之能发起心志而不能自己者,每于诗得之。”“礼以恭敬辞让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学者之能卓然自立,不为事物所摇夺者,每于礼得之。”“喜悦音乐,跳舞可以活动筋骨,不至于怠惰废弛。活动血脉,不至于猛历偾起。音乐可以养人性情,荡涤邪淫,消除渣滓.学者之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和顺于道德者,每于乐得之。是学之成。”读诗是开始,现在应该是读书。讲究礼仪,通过音乐,向往美好让自己思想得到升华。道德就成了。可以一试,多读书,多讲礼,多听乐。爱读书爱音乐的人道德不会太差。再注重礼仪,就成了道德人了。
(九)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
我思:最恨这句话。现在已经误解成,可以使唤百姓,但不能告诉他用意,意在说明上位者愚弄百姓。而实际是,侧重上位者的身教。上位者用实际行动做事,百姓跟着效仿。如果告诉百姓用意,百姓就不去了解深意,直接明说用意也只是一知半解,不是通过自己领悟得到的。这很好理解。我重复做了一件好事,别人自然就会好奇,为什么要这样。能带来什么好处。自己回去思索,会把问题带到自己的行为中,真正领会内涵。而别人告诉你,做好事好处多。只是一知半解,无法领悟真谛。这是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一〇)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若其民好勇,又恶贫,就易于兴乱。若恶不仁之人太甚,也易于兴乱。”
我思:
这是一个建立和谐社会的条件,争强好胜且厌恶贫穷。多分厌恶不仁的人。我能想到两个实例,城管和反日。欺负穷人是人心没有善,过分的欺负坏人是因为内心没有度。一个没有善或没有度的社会,能不乱吗?
(一一)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若有人能有像周公的才那样美,只要他兼有着骄傲与吝啬,余下的那些才,也就不足观的了。”
他说:
做领袖的人,并不是以钱财、权利来服人的,二是以谦德,使人信服。周公如此的多才多艺,尚能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以求贤才,因他虚怀若谷,所以获得众人的赞美认同。如果他机骄且吝,则一切的才艺,都将淹没不见。王阳明先生教会学生,亦切戒骄傲。譬如身为长官的人,在会议席上,只要有人开口建言,他就说我早已知道。这种心高气傲的态度,足以拒人与千里之外。久之,损失的将是自己。能够克己复礼,便能不骄;能抱仁者之心,推己及人,便能不吝。周公说,不骄不吝,时乃无敌。即是此意。不矜己傲物,不悭吝财货,如此便能容人容物,建立功业。
我思:
一个人只要骄傲和吝啬。这个人也就没有什么值得认识的。无论这个人多美,其他的才能多优秀。骄傲和吝啬的反义词,是谦虚和大方。这也是我们交友的重点。与谦虚的人在一起,感觉平易近人。与大方的人在一起,感觉受到恩惠。
(一二)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学了三年,其心还能不到谷禄上去的人,是不易得的呀!”
我思: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每个人目的不同,光宗耀祖,当官、致富、娶妻、明志、辨是非,兴趣。选择不同事根据个人的环境而选择出来。能给自己提供自己最大的物质或精神满足。正因为环境的重要性。有关教育机构,是否应该强调学习的目的呢?反复强调多少可以引导一些迷茫的人。如果不加以引导,人性的自私面就会将学习的目的导向个人利益。这并不利于集体利益。教育机构不引导,只有靠家长的个人影响。引向一条快乐、知足的道路。追求利益,总是伴随的伤害和愁苦。也容易因为利益的达到而放弃学习。学无止境。从学习中发掘快乐。
(一三)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该笃信,又该好学,坚执固守以至于死,以求善其道。危邦便不入。乱邦便不居。天下有道,该能有表现。天下无道,该能隐藏不出。若在有道之邦,仍是贫贱不能上进,这是可耻的。若在无道之邦,仍是富贵不能退,也是可耻的。。”
我思:
信息量很大。一,危险的国家,祸乱的国家。无法选择,只能被迫居住,那该如何是好?二、天下不太平,隐居。不工作怎么吃饭?三、政治半清明半黑暗,自己该怎么办?四、坚持自己的道,自己道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就坚持。五、光明的社会勤劳智慧致富。黑暗的社会散尽财富救国救难。
(一四)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不在此职位上,即不谋此职位上的事。”
我思:
现在已被延伸使用。不在哪个职位,不想不做那个职位的工作。现在的工作,更多的需要多样化人才,既可以做这个也可以做那个,这也是升职的一个考察点。多一项技能多一份生存保证。而用在政事上,需要不需要涉及其他政事,政事不同技术,不需要积累。而是需要智慧和品德。到了新的职位,自然而然就可以利用智慧和品德行事,这是我的理解。
(一五)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由于太师挚之升歌开始,迄于关雎之合乐终结,洋洋乎乐声美盛,满在我的耳中呀。”
我思:
孔子爱音乐,
(一六)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粗狂而不爽直,颟顸而不忠厚,愚悫而不可信靠,这样的人我真不晓得他了。”
我思:
学问在于增其美释其病,以期为完人。这种人好还是不好,没有明确答案。不完美的人,也有其好的一面。而有些人连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
(一七)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求学如像来不及般,还是怕失去了。”
他说: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世间的道理,是由世世代代的人类逐渐累积起来,修正出来,拓展开来的。所以一个勤于学问的人,面对世间的道理,总会升起“学如不及”与“犹恐失之”的感受。“学如不及”,即是一种孜孜追求,却又恐惧来不及学习的急迫感;“犹恐失之”,则是一种既已学成,但又深怕根基不稳,倏忽遗忘的不安感。对于具有积极人生态度者而言,急迫感正好使人刚健不已地向学海挺进,以减低知识贫乏的难堪;不安感则令人不断地温习已知,以避免知识流失的痛苦。这种不安感与急迫感,表面上看似栖栖遑遑,不平不静,其实却烘托出学者追求道德、知识的热情。而其背后,更有坚毅厚实、约之贯之的沉潜精神。
我思:
这是追求学问的一种感受,对知识的渴望,即怕无法得到知识,又怕失去知识。对知识十分渴求。
(一八)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这是多么伟大呀!像舜禹般,有此天下,像不预己事般。”
我思:舜禹的智慧,品德。非普通人能及。普通人还需要这么高的品德吗?都可以成为圣人,都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做了圣人又能怎么样?只留有下名,这又有何意义?
(一九)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伟大呀!像尧的为君呀!高大呀!只有天能那么高大,只有尧可与天相似,同一准则了。广大呀!民众没有什么可以指别称说于他的了。高大呀!那时的成功呀!光明呀!那时的一切文章呀!”
他说:
他是一位能超越私情,时时以天下百姓之安乐为心的仁君。由此仁心,他订定的所有措施、制度,也就能满足民众的需要,对社稷、国家有长期的助益,终为世人称善。
我思:
尧做了什么?功绩高大,礼乐法度光彩。尧的行为,我们能做到吗?做到了,能成为圣人吗?成为圣人然后呢?都成为圣人然后呢?找不到做圣人的理由。
(二〇)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钱穆白话试译:
舜有贤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说:“我有相辅为治的十人。”先生说:“古人说人才难得,不真对吗?唐虞之际下及周初算是盛了,但其中还有一妇人,则只九人而已。”先生又说:“把天下三分,周朝有了两分,但仍还服事殷朝,周朝那时的德,真可三分,周朝有了两分,但仍还服事殷朝,周朝那时的德,真可称是至德了!”
我思:
一、寻找人才,可以定国安邦。二、为什么要单独拿出女人说事?是瞧不起吗?妇女不正式参与朝廷。三、周文王具有优势而不无礼。
(二一)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禹,我对他是无话可批评的了。他自己饮食菲薄而尽心孝敬鬼神。自己衣服恶劣,而讲究祭服之美。自己宫室卑陋,而尽力修治沟洫水道。我对他真是无话可批评的了。”
他说:
此章旨在赞美大禹自奉简约而戮力公事。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尽力于沟洫水利工程,确实是公共事务,但致孝乎鬼神、致美乎黻冕,是祭祀的行为,怎能说是公共事务呢?这疑问该从理解古代社会情况着手。先民社会,思想朴素。他们认为自然界之外,存在着某种力量,可以主控人世间的幸福与灾祸。而这力量来自无可闻见、无可触摸的鬼神,鬼神之中则又以高居天上、主宰一切的天帝为最尊贵。另外,死去的祖先,则同样有着福佑子孙的力量。他们身体虽已枯朽,精神却仍系于人世,足以庇护孝敬他们的子孙后羿。因此,为了求得人世间的平和与幸福,先民自然产生畏天、敬祖的思想,以及祭祀天地、鬼神、祖灵的仪式。职是之故,古代帝王祭祀上帝鬼神,乃属治国的大事。祭典的虔诚与否,实关系着天下的祸福、人间的苦乐。大禹的衣食生活,清俭到几近刻苦,却在祭典、礼仪上表现得丰洁、华美,目的就在取悦、致敬鬼神,以期获致全体生民的福祉,其精神与尽力沟洫,疏导洪水都是一样的。
我思:
一、孔子不是不信鬼神吗?为什么称赞禹祭拜鬼神。很矛盾的一个人,不信还要努力做好这事。这也许就是礼的功能,礼没有实际意义,就是为了沿袭礼仪,从精神上高度重视礼仪。精神重视,便会注重仁德的沿袭。二、祭祀的衣服要庄重,尽力为百姓做事,诚心孝敬鬼神,做到这些就可以令人敬佩。三、敬佩又有什么用?模仿学习,和传承。善的传承。
~~~~~~~~太长不看~~~~~~~~~
简版:论语泰伯篇第八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