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一周新书分别有《巴比伦》《低欲望社会》《我的生活散步》《我的世界就是一座花园》《不愧三餐》《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单向君翻书
本期值班编辑:大壮
随便给别人贴标签好像是这个时代的特征,随便什么牛鬼蛇神都可以因为一件小事,随意定义你的一切。
最容易被媒体“怼”的当代年轻人如今又挂上了一个新标签——“低欲望青年”。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说现在的年轻人过得有点清心寡欲、有点“佛系”、有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换句话说就是“丧”。
但贴标签的人不明白,年轻人的“丧”有时也可能是一种无声的反抗,是在对无力改变的现实表达不满,是一种不愿同流合污的态度。
“低欲望”早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缩影。
针对“低欲望青年”这一现象,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先生写了一本书,叫《低欲望社会》,简直就是给“胸无大志的时代”一个警告:从根本上看问题、改正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谁。
▼
大前研一 [日] 郭超敏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7
39.00 元
本书的核心是: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会”。
他认为的“低欲望社会”是指:
年轻人不愿意背负风险,渴望安逸,不像从前那个时代愿意独立购屋,背负百万的房贷。
少子化,人口持续减少、人力不足;另一方面,又面临人口超高龄化的问题。
丧失物欲、成功欲的时代:对于“拥有物质”毫无欲望,随便吃个一、两餐就能活下来的社会,“出人头地的欲望”也比先前降低不少。
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或公共投资,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撒再多钱也无法改善经济。
在本书当中,大前研一并没有一味地去指责年轻人,反而是更加深入地讨论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对这种现象的影响,以及在整个社会都陷入“低欲望”的漩涡之中,国家和个人应该如何努力摆脱魔咒。
低欲望并不是没有欲望,而是更倾向于寻找一种简单的替代品满足欲望,“不争不显不露”正是现在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那些贴标签的人又有什么权力去指责别人的选择呢?
以下是“一周新书”书单,希望你会喜欢。
▼
《巴比伦》
雅丝米娜·雷札 [法] 龙云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7
49 元
《巴比伦》以居住在巴黎郊区公寓里的两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中心,讲述了一场“春日聚会”引发的血案。
六十二岁的女主人公还原了邻居夫妇一桩命案的经过,动机难以完全解释,但我们似乎能察觉庸常生活之下隐伏着的崩溃危险,能感受到牵系缠绕的亲密关系所隐忍的悲观肃然气息。在犯罪小说的外表之下,雅丝米娜•雷札以她特有的幽默与敏感展开一幕幕日常琐屑、夫妻关系、社会生活的荒诞剧,展现了在繁杂的世界中失去归属的孤独。
▼
《我的生活散步》
三谷龙二 [日] 王彤 [译]
理想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8-7
62.00 元
“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生命辐射范围,辐射范围大的人可以波及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而我则属于辐射不了多远的人吧。 我想试着写写从自己居住的小家看到的世界。”
这本书是在日本享有很高声誉的木艺家三谷龙二,回忆自己的青春时代,记录自己周围小物的散文绘画集。每篇文章配有作者自己绘制的油画作品,娓娓道来的文字和宁静悠长的画作相搭配,从日常之中夹取艺术的灵感,表达设计的巧思和生活的感悟。
▼
《我的世界就是一座花园》
蔡丸子
中信出版集团
2018-7
78.00 元
世间所有理想的生活,都离不开一座花园。7 个国家,19 段经典花园之旅,作者蔡丸子寻觅世界,徜徉于一座座花园,乐享与花草为伴的自在时光;感受温暖,诗意,日常生活变得意味深长……
比利时浩瀚的蓝铃花海,法国盛放的虞美人花田,英国浪漫动人的金链花道,日本北海道独特的美丽庭院……世上既有经典浪漫的城堡花园,也有不期而遇的隐秘花境——从花园村庄到玫瑰小镇,从英国乡村花园之旅到日本庭院之道,感受每一座花园的气息,静听一草一木的低语,体味悠然自在的时光。
▼
《不愧三餐》
陆灏
中信出版集团
2018-6
58.00 元
作者从最近三四年的笔记短文中,选出一百零一篇,编成这本《不愧三餐》。书名取自陈老莲的诗句:‘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这几年,也就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聊以自我安慰,似乎日子没白过。”
《不愧三餐》是人称“沪上陆公子”的陆灏先生讲给读者的不一样的“文化掌故”——或名家逸事,如钱锺书夫妇与傅雷之往来、毛姆的小说源自其一战的谍报工作;或史事钩沉,如董其昌毁画、“语丝”之由来;或文学趣谈,如英国式谋杀的文雅、克里斯蒂小说里的中国元素……文多短小精悍,却异彩纷呈,有趣有料。
▼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琳达·格拉顿(Lynda Gratton) / [英]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英] 吴奕俊 [译]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7-10
68.00 元
我们都将活到 100 岁,长寿时代,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办!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多大年纪,都必须面对这个基本事实:21 世纪初出生的人有一半的概率活到 100 岁,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真,发展中国家也正迎面赶上。
这就是长寿时代。
如果我们以为长寿时代只是意味着老龄化、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和劳动力短缺,那我们的视野仍然是流于表面。长寿时代带来的变革远超出我们想象之外:
过去的受教育—工作—退休三阶段人生模式已不再适用;
劳动力市场中空化会进一步导致贫富差距;
更复杂的家庭结构和变化的代际关系会出现;
跨龄友谊将成为常态,老人不再是一个老无所依的“独立王国”……
面对这一切变革,我们做人生决定所参照的榜样和我们自身的人生经验都不足以应付这个长寿时代,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人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