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到一个比喻,不禁叫好,突然想起围城中方鸿渐与唐晓芙那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描述:
初遇时:“方鸿渐出了苏家,自觉已成春天的一部分,沆瀣一气,不是两小时前的春天门外汉了。走路时轻得好像地面在浮起来”
闹翻后:“方鸿渐把信还给唐小姐时,痴钝并无感觉。过些时,他才像从昏厥里醒过来,开始不住的心痛,就像因蜷曲而麻木的四肢,到伸直了血脉流通,就觉得剌痛。昨天囫囵吞地忍受的整块痛苦,当时没工夫辨别滋味,现在,牛反刍似的,零星断续,细嚼出深深没底的回味。卧室里的沙发书桌,卧室窗外的树木和草地,天天碰见的人,都跟往常一样,丝毫没变,对自己伤心丢脸这种大事全不理会似的。奇怪的是,他同时又觉得天地惨淡,至少自己的天地变了相。他个人的天地忽然从世人公共生活的天地里分出来,宛如与活人幽明隔绝的孤鬼,瞧着阳世的乐事,自己插不进,瞧着阳世的太阳,自己晒不到。人家的天地里,他进不去,而他的天地里,谁都可以进来,第一个拦不住的就是周太太。”
这两段描述形象地说明了这个比喻。这个比喻是什么呢?
——情感就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滤镜!
山还是那个山,树还是那个树,人还是那个人。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自带了各种特效的情感滤镜。
抑郁时是灰色的,快乐时是明亮的,平和时是柔光的,回忆时是复古的,偏见时是扭曲的……
诸法空相,不垢不净。真实的面貌也即是我们所说的实相都是被个人的情感、情绪和见识所加工过的。
没有人用软件的滤镜是往丑了弄,都选那些美美哒。可是,自带的人体滤镜却这么笨,我们不懂得原来是可以选的,而且可以选漂亮的。
能如实反应真面貌、不加任何滤镜,才是自信从容。不过若修不到,至少我们可以加那些让生活变美的情感滤镜。
just try it!
掌门 艾老师
2016年1月15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