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去年写的一篇文章,转来简书上。
------------------------------------------------------------------------------------------------------------------------
在这个话题上,我感觉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可谈。但是最近对生活方式的反思,加上前两天跟一位朋友聊天,促使我想在这个话题上写上几句。
那位朋友是一位生活美学践行者。我很喜欢她的生活美学分享,也感叹她对生活深层次的探究。一般看到喜欢的东西,大家都会想自己也试试。可是在生活美学这个话题上,我总是有些顾虑。
生活美学都跟慢生活有关。
蒋勋说:“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忙就是心灵的死亡,不要再忙了——你就开始有生活美学。”
怎么理解这个忙?
是外在的忙吗?Back to back meeting,边陪娃边回邮件,边改报告边打call,日程都要以分钟计算的人,能慢下心来体会生活美学吗?
可能可以吧。短暂地、间歇地。那些管理时间的行家们,会考虑给自己一个放空的时间段,抽个几分钟做个冥想,喝个咖啡,甚至做点自己的爱好。这些短暂的间歇都是他们生活中的奢侈品。可是这是一个break, 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美学的践行?
这个忙应该是内心的忙吧。心里担心焦虑的事情一件件,就算是辞职在家全天无所事事,能够真正开始有生活美学吗?
内心慢下来,静下来,才能开始体会,才能打开生活美学的门。
生活美学不一定是精致的生活,它可以是简陋的、廉价的、甚至是杂乱的,只要是你能够把心慢下来,细细体会。(这会给那些娃妈们一线希望吗?)
你是否纠结于家务事外包?同样的事情让一个阿姨来做你只要花xx钱,省下你的时间去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什么浪费时间去做那些家务?
可是,如果慢下心来,去体会寻常生活的点滴之美,哪怕是日常的洗碗、打扫,可能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吧。
能给你带来享受的不一定是价格昂贵的(但可能是时间昂贵的),我们大都希望把时间花在能给自己带来美好体验的事情上。那请不请阿姨是不是可以重新思考呢?
如果愿意,别去计算是否划算,可能是“浪费”时间,可能是在做“没有价值”的事情,去体会寻常生活,去感受其中之美吧。比起忙碌地挣钱,再花钱做那些看起来奢侈享受的事情,好像来的更直接些。
那么,被工作和生活撕扯的人们,那些纠结于是否辞职的职场精英们,你想要的是充满生活美学的日子吗?你是想全身心地体验生活,寻找自己,探索生命的本质吗?
是否要离开过于忙碌的日常事务,让自己的外在生活慢下来,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呢?
是否外在生活变得不再那么忙碌了,就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呢?
心能慢下来一时容易,怎样才能以慢下来的心态生活呢?
生活美学应该是个修行的过程吧。
我没有答案,我仍在尝试。我想,每个人如果愿意找,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吧。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