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完整地做了前两部分的听力练习,让娃儿们自己来总结和陈述对与错的原因。
词汇或者短语的不明确。
句子中无法和情景的对应联系。
前面7道题,主要是词汇在情景中的理解不明确,有些词汇真的不知道。
第二部分的情景,主题的背景和内容都缺乏。
今天的coco Chanel,不清楚这个人物是谁?背景就更不太清楚了?然后只是通过文字来理解这是完全不够的。因为主题内容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特征也有关联。看句子和信息来判断选择太过于局限了,这也是为什么金老师一直主张娃儿们多玩、多自己参与然后丰富自己的阅读,这样自己的背景知识和分析能力会更加多元丰富。
Sunny说他知道这个品牌,名字听说过,至于关键人物的背景清不清楚就不知道了。目前的状态大部分都是这样,外延的内容和理解比较局限或者说角度比较封闭。
还有一个问题是,对于你接触过的情景有没有主动探索的行动,尝试自己来看看可以发现什么?这个才是目前我们最需要提升的能力-主动探索和求知,也可以说是好奇心。
《夏洛的网》已经发书一段时间了,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金老师把音频发在群里,昨天竟然有娃儿跟我说,没有下载音频,也就是说,书是发了,自己完全没有听和看。一件事情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正常进行下去?或许开始是最难的。
最后让娃儿们上台来讲述故事,只有Gina可以站上台来表达。
从第一本书《汤姆索亚历险记》,现在进入第二本书《夏洛的网》。
第一本书,我们还没有完全丢掉,运用词汇和词组进行口头表达,随性发挥表达。
第二本书,让自己把新词画出来,然后主动理解、主动表达。一周一周推进自己的听读练习,一点点来尝试自己来理解和表达。
任务是清晰的,具体的做法也清晰,那我们该如何来进行呢?或者说自己主动来进行就只能交给自己了。
从Gina的口语表达上听出来,故事的流畅度、基本的情景、人物以及连续画面的延续,都是逐渐进步的,而且比之前的第一本书更加流利。增加了句子的连读、重音和情感,语速开始朝着原版娃的语调在推进,无论是表达的状态还是内容都提升迅速。
最近的作文批改也是,提前面批让自己更加清楚问题在哪里?老师和你一起来探讨该怎么提升表达能力?从内容、结构、语言的表达都更加清楚自己的问题,也就更加明确接下来自己可以做什么,怎么做让自己的能力更强。
Sunny的第一次面批,文章内容丰富、有话说,只是自己完全不在意表达的方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句子的结构不清晰、不明确,这也是在摘抄和仿写时的问题一样,并不是抱着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来做的,只是做完任务就好。
不过这周给Sunny,Gina批改时,Jerry到的特别早,看着我给两个娃批改,然后跟我说,我也写了一篇。看来这个策略的效果达到了,主动的娃,我们又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和探讨。前提是自己对自己用心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