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出于自己还是别人的劝诫,我们成长过程中仿佛和所有的补习班都撞了个满怀,我们被动的成为暮夜中的的夸父追赶着满夜繁星。马爸爸仿佛为我们推开了一扇可以通往宇宙的学门--银河补习班。
电影中的马皓文由于设计的东沛大桥坍塌失去了名誉,替单位背锅入狱七年错过了马飞的成长,出狱之后看到学校检讨大会上的儿子,他心里满是愧疚与欣喜,在听到别人并非善意的定义他坚定的对着马飞说:“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所以他和教导处的闫主任“荒谬至极”的打赌说:“这学期期末,马飞能考到年级前十。”所以当他们偷偷的回到充满非议被当做储物间的家时,爸爸眼里的崇拜让马飞觉得“让我人生中第一次有了想学习的冲动”。马飞说那天晚上爸爸说了他一辈子都没听懂的话:“可是,我已经辅导你一整天了”。
这节课,是自信。
马皓文会带着马飞到工地上用液体气压连通器原理寻找烟囱的爆破点演示“知识就是力量”,会在上学过程中和马飞随时驻足路边思考“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文画意,会告诉马飞“只要你一直想,一直想,你就能做到地球上的任何事”。对于马皓文来说,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在自己的脑袋里建造别人的跑马场,而是在一张只有ABCD的试卷里创造EFG,是一生都在思考的能力。所以在马飞滞留洪水区的时候他会用简易的工具搭建竹筏脱离险境,会在作文里写下清末飞船登录火星的设计。这样“缺根弦”的马文仿佛有了超能力,在任何情况下总能找到自己的清醒与理智,也为他之后成为宇航员埋下了伏笔。“爸爸,我太笨了,老是学不好怎么办?”“我只在乎,你的脑子是在睡觉,还是一直在转。”
这节课,是思考。
马皓文问马飞说“你有没有想过长大要干什么”“清华北大啊,妈妈说的”,“不!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之前,他告诉他说他有一个可以超越光速的飞船,送给马飞一个拿足球改造的地球仪,之后啊,他带着他徒步去看航空展,和他一起在山头振臂高呼演绎着儿子眼中的希冀。他还记得爸爸对他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那你每天拉弓射箭有什么意义?”所以他成为了一名飞行员,甚至后来成为了一名宇航员,成为乃至中国历史的奇迹。
这节课,是梦想。
可是,后来马飞却让他失望了,他说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是啊,那样一个骄傲到骨子里连几十趟的诉讼申请都没想过放弃的人,在马飞让他撤销诉讼的时候,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在听到火箭失联之后辗转难眠,用手电筒照着深夜为他指引方向。后来,马飞终究冒着成为太空垃圾的风险回到了地球,因为他说“该冒的险,我是不会错过的”就像当初爸爸说的“永远不认输”。
最后一课,是不放弃。
电影的片尾曲中说“看银河那么浩荡,那么骄傲你我很像”,马皓文的教育方式成就了现在的马飞,让他能够让银河补习班的成果展现在真正的银河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银河,在通向宇宙的苍穹里,我们与马飞也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