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身上,还有以下两种情况吗:
1.有需要做的事,却迟迟没有行动。总等到了最后,才急急忙忙潦潦草草完成,然后满是懊悔和内疚。
2.有想要做的事,却一直没有付出行动过?或是刚刚开始尝试做却又很快就结束?想要改变却力不从心。
如果有,请接着往下读。
以上两种情况,很大部分是因为拖延症在作怪。
拖延症的症状:有需要做、想做的事,行为上却没有立马付出行动,而是拖拉到最后。心理上产生对自己拖拉行为的罪恶感,和渴望治疗却不得治的痛苦感。
书中给出拖延症产生的原因是——我们把事情等同于自己的能力而导致的自我矛盾:第一个我认为必须去做并且渴望表现优秀;而第二个我不想去做,没有去做,因为担心结果不如人意。两个我没有达成一致,也就在拖拉着。
所以,想要打败拖延症这个小怪兽,我们必须要让两个我尽快联手,通力合作:
改变和自己对话的方式
第一个我尝试改变和第二个我的对话方式:把“我必须去做”改为“我想要去做”、“我选择去做”,这样,是不是可以降低压迫感,让第二个我有更多的自主权,更愿意去尝试?
一开始就做好最坏的打算
第二个我要减少对事情不良结果的放大,打一开始就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也就没什么好过多顾虑的了。就算做的不好,那又怎样呢?
另外,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完美,完美是在不断实践中完善形成的。记住,你不需要做得完美,你只需要去做。做着做着后,再去趋于完美。
我的行动
理科的我高考后就没有再怎么写过字了,每次写篇文章都要绞尽脑汁 。每次花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写出500个字。
即使这样,我仍想重新捡起笔,写写文字,写写文章。
想,然后形成行动力,而不受拖延之苦,则需要明确一个时间、一种执行的手段。
于是,我选择在这里,每周一和周四,早上六点半,分享我的读书笔记。
以此来督促自己。
最坏的结果:自己拙劣的文笔写不出好的文章,不被大家喜欢。
那又怎样呢?
那我就读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文字好了。
我相信:总有一天,总有一篇,会好的。
Ida 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