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ORID用于培训提问中?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在讲排列工具的应用时,我的问题是:
在做PPT材料时,需要将几个对象对齐时,大家是怎么操作的?
有没有觉得很费时间,好麻烦啊?
(好像每次都只能问到OR,就直接切换到讲-演-练-评-练环节了,问不下去了啊)
今天在群里讨论时,娘娘的是这么模拟提问的
平时需要或者在意在PPT中对齐几个对象吗?
有个工具,一学就会,一会解千愁,要不要?
(如果学员需要、在意,再问)大家还记得自己怎么对齐的吗?
一套PPT中如果每页都需要这样对齐,会不会觉得烦?
娘娘的问题明显比我的更聚集,更好回答。
区别在哪里呢?
我的问题比较开放,设定的是多场景的回忆,需要学员回忆思考后才能作答,娘娘的问题引导性更强,指定了具体的场景,且先用封闭的问题引导学员回忆特定的场景,再回忆操作步骤。两种问法记忆提取难度不同
我的问题聚焦内容,仅仅从内容的角度在设计问题,娘娘的问法更能引发小白的共鸣,一个是关注事,一个是先关注人再关注事,站的角度不同。
经过对比分析,深深地感受到,就算是理解了ORID是什么,也不一定能问出引导学员的好问题。能提出引发学员共鸣的问题才算是好问题吧。怎么做呢?
1、问题一定要聚焦,设计问题时有具体的场景,能有效地引导学员
2、站在学员的角度来想,他们的痛点是什么,痒点是什么?再用他们的语言表达出来,关注内容的同时,关注氛围
3、不要急着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引导学员说出你要说的话
讲解“大纲秒变PPT”操作方法时设计提问示例
平时有先列大纲再做PPT的请举手示意一下
那有了大纲,再做PPT时,是一页一页的复制、粘贴、再修改吗?
几十页的P都这样做,会不会觉得好麻烦呢?
有个方法,一学就会,让大纲秒变PPT,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