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可视化
毛秋风 河南郑州银山路小学
老付这个名字,在百千可是大名鼎鼎,她的拆书可谓一绝。
至于她是怎样拆书的,当时也仅仅是扫了两眼,可能由于在百千学习中,我一直是跟随一年级的导师学习,对她的方法不知一二。虽然她很有名。
星星点灯群里面通知4月28日晚上有老付的讲座,心里着实激动。晚上和孩子打闹间听了直播,觉得内容实在是太接地气了,太有价值了。事后,又听了两次回放,并认真做了笔记,只能说是理清了,一点点的小思路。至于付老师讲座的精华,还需要慢慢的吸收,慢慢的消化。
在此之前,如果有人问我,你们班上是怎么阅读的,我可能还会说那么一两句,做手抄报呀,写摘记啊,听完付老师的讲座之后,再有人问我,我真的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因为我平时的阅读,充其量只是表面的,根本就没有深入其中。再就是,自己所读也很浅,对学生的指导自然就非常的有限。就如付老师所说,学生做的手抄报,真的就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阅读根本就没用实质性的开展。
1.记住故事比懂得道理更重要!
这句话给我当头一棒,让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平时教学中,太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恰恰是过程,才能够反映出孩子成长的拔节!
故事讲完了,懂得了什么道理,很多学生都能说个一二,但问题是,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作者是怎么讲的?我关注的并不是很多。由于自身关注的不够,所以就没有办法交给孩子们方法。
最近我们班上在讲《笨狼的故事》,很多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背故事。我也清楚的告诉他们,不要一字不落的把故事给背出来,讲出大概意思就行。这话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们理解的讲故事就是把这个故事背出来,或者是读出来。现在反思自己,是因为,我没有教给孩子们梳理故事的方法,所以他们不会复述,不会讲故事。
因此我对付老师的这句话,感触颇多,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学会引导孩子记住故事。
2.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
怎么记住故事呢?如果问我,我可能只会说把大概的意思讲出来就行了,或者是把每一个情节高潮期或者转折点,提炼几个关键词,根据这些关键字词来讲故事。其实现在想想,我仅仅是说了这样的话,没有引导着学生就这些话进行实践,让孩子们真真实实地看到,哪些节点是重要的,关键词怎么概说,故事是怎样讲的,是怎样复述的。为什么不说呢?是因为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付老师的讲座里面,清楚详细地分析了情节怎样可视化,怎样梳理情节,进行故事的复述,继而通过故事的复述来体会故事的主题。
情节绳,适合线性结构的文章。
情节梯,适合层层递进的文章。
情节波,适合起伏变化,一波三折的文章。波浪的,起伏变化,还可以根据,文章的情况设置n形波,倒n形波,w形波等等。
情节环,适用于首尾相连接接的文章,还有双环结构的文章。
情节格,主要是罗列事件,常见的有四宫格九宫格。
情节泡,适用于发散的文章。
情节网,适用与线索交错的文章。
这么多情节梳理的方法,还真是大开眼界。
要说最熟悉的,可能还是情节环吧。比如说《神奇的善意》《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爸爸爸爸找爸爸妈妈》,这三个绘本,当时在让学生进行梳理的时候,首尾相连,应该就是付老师所说的情节环吧。
现在我们中心校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课的交流,说是指导课交流,听了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感觉还是围绕问题学生交流的多,基本上也就是读书汇报课,而在阅读的策略指导上涉及的很少。指导学生学会梳理情节图,不就是阅读的指导方法吗?
3.拆书是为了更好的选书。
付老师就《没头脑和不高兴》具体讲了怎样拆和怎样合。
首先拆书皮。从封面勒口,目录封底,到衬页,对这本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作为老师,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从这些信息当中,来找到这本书的联结点,为后面的合做准备。
拆书皮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学生自己会看书,会选书,能够在短时间凭借书皮上的一些信息,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看的书。
其次学习情节图。拆完书皮之后,对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就该走入故事中,故事学会用情节图来梳理,这里就用到了上述的情节梳理的方法。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情节图,同一个故事也可以用不同的情节图来展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用关键词概括每个节点,根据情节图复述整个故事。学生在复述的过程当中,理清故事的脉络;在相互交流当中,了解故事叙述的方式,故事中的人物,继而明白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等。
这一环节,最考验的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情节图,梳理故事,复述故事。老师指导的好,学生才能在这一过程当中,把,读的透,真正的去用心进行阅读,而不是为了任务而去阅读。
第三就是合。开展故事大王,双胞胎活动。前一个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故事的复述能力,后一方面主要是通过故事,联结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自己和他人。还可以进行,拓展阅读同作者的其他书籍。
听了讲座之后,我把付老师公众号里面的所有文章挨着看了一遍。边看边感慨,这真是一位爱阅读,爱思考,有方法的老师!讲座当中,付老师,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领着学生玩儿嘛!可这玩儿中透露着老师的智慧!其实生活当中,我也常说这句话!我的玩儿跟付老师的玩儿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光一个情节绳梳理故事,在实际运用当中,就可以变化多端。付老师也说了,最简单的最好用。而往往是最简单的,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把最简单的用熟练,就是这节课最大的收获了!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现在开始,《笨狼的故事》选取其中一个,认真做情节图,从最简单的情节绳做起,让学生,也试着用这样的方法,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故事,做情节图,再来讲述故事。这是第一阶段。之后,从延伸到其他的绘本,把情节绳的方法用熟练。
整个讲座,我不能说全明白了,全理解了,但我清楚的认识到,只有马上行动,才知道自己懂了多少。每次的学习之后,都是抱着为学生着想,却不知,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让学生会复述会讲故事,让阅读可视化。
感谢每一次的遇见,都让自己更开阔,也让自己更努力!
20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