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见信,这个名字好听。
太多人把阿信与《死了都要爱》、《海阔天空》这类信乐团早期作品永恒地连在一起,其实那只是他的一小部分。
小时候以为阿信他只会大吼大叫大喊的,去KTV也是必点《死了都要爱》,吼得声嘶力竭,心里却并非十分深刻。
后来,我听到《假如》。那段时光,伴随着第一次后悔,伴随着停不下的旋律,我开始改变。
“假如时光倒流,我能做什么,找你没说的却想要的”
“假如我不放手,你,多年以后,会怪我 恨我 或感动”
“想假如,是最空虚的痛。”
这些声音听起来远远的,好像从荒凉的原野上飘来,却能控制住人的心跳。总是感觉这样的声音有一种年代感,无论何时在耳畔响起,都能浸透那一刻的空气,留下湿润的眼与潮湿的心。从那时起,我习惯了信的声音。
至于彻底爱上的,大概是《告别的时代》。前奏经典的八音盒旋律,小心翼翼地荡起涟漪,终于在一瞬旋转辐合而上,奏成深沉的音调,爆发,散开,静默,飘来他的声音...
“该,期盼模糊的未来”
“还是为,纪念一时的痛快...”
只是一首歌的时间,心情渐渐地轮换变化直到最后一秒。只有信能给我这样痛快的体验。在他声音的牵引中,一颗心经历过融化、沉静、安稳、爆发、燃烧、刚烈...撕碎了慢慢愈合,迷茫了又渐渐坚定。
信的歌声所诠释的情感,唤醒了我失去已久的自己。人自我内心的某些情感往往蕴藏着、酝酿了太久,却无法被清醒地感知,只能腐朽在流年深处。所以才会有一句话、一首歌、一部电影叫人瞬间流泪的事情。那是烂在心底的情绪终于被认知、被定义、被描述、被释放出来,你终于发现那样的你不只是一个人。
这样打动我的,同样令人疯狂去爱的——《黎明之前》、《如果你还在就好了》。
深夜无眠的人们,在黑暗中找寻着什么呢。人类甚至已经厌倦了感叹时光的飞逝,因为即使知道它弥足珍贵,却依旧无法停止无尽的浪费与挥霍。就躺在这里,让回忆静静流淌,不知不觉,永恒就将人唤醒。
“我想抱你,却抱到自己。”
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念想,自己的记忆片段,自己的深思或矫情。在黎明之前,我们又走到了哪里,走到最后,破晓钟声已宣告无情,我们却只能冻结回忆。于是,崩溃的、绝望的、坚定的呐喊:
“慢慢的忘记、慢慢的忘记。慢慢的忘记、慢慢的忘记......”
原来啊,我心里压抑的情绪,就是你的声音。
我喜欢《伤城》中“在这城市降落”的“城市”真的有伤的味道;我喜欢《火烧的寂寞》里“可怕的想念”所承载的恐惧与谴责;我喜欢《之间》里淡淡的忧郁和轻轻的温柔;我喜欢《冷火》中那句撕心裂肺的“就够”......我喜欢的太多太多,因为那些都是生命的灵魂的真实的声音。
还记得听《如果你还在就好了》,仿佛一杯接一杯的酒将人灌醉,到最后可以闭上眼睛让身体慢慢仰下去。
所以我喜欢这样去结尾:
生命与魂魄,苏见信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