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要你动起来。
反思自己的课堂操作,观看孩子课堂表现,结合作业检测结果,静下心来比照过往,我不得不说:自己浪费了课堂,效果却很不理想——
总觉得孩子倾听能力是一届比一届差,表现在一小部分学生哄堂,窃窃私语似的内容似乎也和学习有关,但细碎的嗡嗡声也总是让人如吞了只苍蝇般的窝心,你组织了课堂,但是极个别孩子依旧管不住自己。专注能力差,集中注意力时间不理想,很容易受外界影响,一旦影响收心很慢。即使在听,只知道配个耳朵,吝啬和懒惰的连个笔都懒得拿……这样的状况,老师肯定对讲解的内容识记情况不放心,于是就要担心的重复讲解,反复询问求证,这样不仅使课堂越来越变得索然无味,而且让懒惰者更懒惰,好的吃不饱,差的依旧被动的消化不良,课堂浪费现象极为厉害。
改变,是时候了。
首先,以读带讲。在教学过程中可讲可不讲的那就让学生的读和说来代替我的讲,读能解决的问题我也让位给学生朗读中感知和寻找,我还是活动的编目活动的指导。看着部分孩子不得不瞪大眼睛张皇求知的表现,我觉得是斗争的胜利,最起码强于我的滔滔不绝对决他的茫然。
其次,随时“录播”。必须示范引领讲解精彩内容时候,也要拒绝心不在焉,要学会倾听,抓住要点,对于关键内容或犯傻的学生,我随时要求孩子复述我所说的内容,这样一来,孩子不得不提高警惕,用心倾听,随时准备复述。不能完成任务的要追加一首篇古诗词默写。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尽全力而,以免被抓着录播。
最后、以练带讲。品读文章剖析文本之后,那就会让孩子把基础训练拿出来,先自行解决练习中能独立完成,之后针对疑惑可以小组合作,也可请教老师完成指定内容,师徒进行帮带,做到“包教包会”,老师对共性的错误进行指导性探究。
当然,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状态,我们的目的很唯一,那就是让孩子动起来,学到更好的东西。教是为了不教,都要严格要求,当然,学法指导要贯穿始终切要常抓不懈。
动起来,更精彩。接下来我在实践中改进,努力让孩子像小鸡一样主动找食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